盛华(1046)

贫家粗茶淡饭,一口人奶极其难得,娇养的儿女,吃奶吃到五六岁,都极其常见。他们这样的人家,孩子半岁过后,能吃牛乳子羊乳子酥酪诸般了,奶水就渐渐的少,多数一岁多,最多两岁也就断奶了。

周三太太让人挑了奶娘上来,又笑着嘱咐黄嬷嬷,这奶娘的事儿,别往外多说,凤哥儿初初归家,这口奶是怕他闹,不为别的。

陆老太爷牵着凤哥儿回到大宅,亲自往那间小院看了一趟,却没让凤哥儿住进那间小院,而是带回到自己院里,吩咐黄嬷嬷等人,暂时侍候着凤哥儿歇在他上房东耳屋里。

隔天陆家祭祀结束,陆三爷陆明画被陆老太爷发落到家庙里自做自食,读书思过一年,一大早,陆明画垂头丧气,自己背着行李往家庙步行过去,陆老太爷则带着凤哥儿,亲自将他送到族学,回到大宅,又亲自挑了几个老供奉,当天午后就要开始教导凤哥儿吐纳习武。

凤哥儿已经四岁了,跟刚会走路就开始吐纳练功的陆家子弟比,已经太晚了,必须抓紧,一天也不能耽误。

凤哥儿的聪慧和懂事程度,远远超过了陆老太爷的预想。

上午的课业结束,凤哥儿是被先生牵着,亲自送到陆老太爷面前的。

先生两眼放光,激动的两颊都有些绯红了,不住口的夸奖,“老太爷,凤哥儿这么聪明的孩子,是老朽平生仅见啊!过目不忘,真真正正的过目不忘啊,不但过目不忘,他这份聪慧,一点就通,闻一哪只知二,知四五都不止,我让他背了篇为学,老太爷您没看到啊……

老太爷,凤哥儿这样的学生,真真正正的英才,老朽……得一英才育之,荣幸至极,至极……”

陆老太爷好不容易打发走激动的简直失态的族学老先生,看着一直抿着嘴,不停的眨着眼看着老先生的陆仪,招手叫他过去,亲自将他抱上榻,带笑问道:“凤哥儿觉得先生怎么样?”

“先生对我很好。”陆仪两只小胖手搭在膝盖上,努力屏出一幅大人模样。

“嗯,这个,翁翁也看出来了,那别的呢?”陆老太爷冲陆仪眨了下眼。

“唉。”陆仪小大人般叹了口气,两只胖手拍了拍膝盖,“别的都好,就是有点儿没出息。”

陆老太爷呆了下,噗一声哈哈大笑起来,拍了两下陆仪的肩膀,干脆把他抱到自己怀里,“我的乖孙子,先生不是没出息。不过,这个先生教不得你了,翁翁得另外给你请个先生,你先去吃饭,下午要开始练功了,练功苦得很,下午翁翁陪着你。”

见陆老太爷示意,黄嬷嬷急忙上前抱过陆仪,抱着到旁边厢房吃饭。

看着黄嬷嬷抱着陆仪出去,陆老太爷叫进安顺,“老安,你拿上我的帖子,亲自走一趟,去平梁山下请姚先生,跟姚先生说,我陆家有位英才,请他过来看看,是不是值得他教导辅助。”

安顺眼睛都睁大了,“啊?小爷才多大?”

姚先生他是知道的,名声不怎么显,却是个真正有大才大智慧的,早些年,老太爷想请他到大老爷身边参赞,没请动,后来又想请他教导大爷等几位陆家子弟,姚先生过来看了一圈,婉拒了,这一回……

“快去吧。”陆老太爷笑着冲安顺挥了挥手,安顺答应一声,请了陆老太爷的帖子,要了辆车,往平梁山赶过去。

下午的吐纳练功,陆老太爷跟过去,不是担心什么,而是着急的等不得通报,他得亲眼看看,他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小孙子,在功夫上,是不是也和读书一样,聪慧难得。

他们陆家立家之本是功夫,光会读书可不行。

三四个老供奉一身利落短打,有一个过来抱过陆仪,将他放到屋子中间,从头到脚仔细捏了一遍,满意的冲陆老太爷点了点头。

陆老太爷松了头一口气,扶着椅子扶手,慢慢坐下,不错眼的看着屋子中间站着的陆仪。

几个老供奉一起后退,只有一个,上前两步,站到陆仪面前,半蹲半跪下,一只手按在陆仪小腹,神情严肃,一字一句教他吐纳入门。

半个时辰后,陆仪盘膝坐到地上,闭上眼睛,陷入了空明之境。

陆老太爷紧紧抿着嘴,屏着气站起来,踮着脚出了屋,屏着那口气,大步流星走出几十步,才站住,嘿了一声闷声笑出来,这孩子,天生就是练他们陆家功夫的好材料啊!

平梁山就在建昌城外不远,傍晚前后,安顺就将姚先生请进了陆家大宅。

陆老太爷淡定的等着陆仪练好了功,泡好药澡,再换好衣服,喝了碗燕窝粥,才牵着他出来。

姚先生一壶茶早就喝的全是水味儿了。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