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147)

“就是啊,唉!”李文岚也跟着叹气,抢东西吃这事,一点儿也不高雅。

“你读到哪本书了?”唐家贤又看了片刻,决定不理会那三个小屁孩了,端坐正衣,和李文岚说话。

“已经开始读春秋了。”李文岚带着几分矜持,他对自己读书的天份,十分自得。

“你也读春秋了?你不是才八岁?”唐家贤惊讶道。

李文岚更加矜持的点了下头。

“我也是八岁开始读的春秋。”唐家贤挪了挪,看李文岚的目光,明显亲近的许多,“现在读左传,还有易经,易经挺难的,古文观止你开始读了没有?”

“嗯,先生让我背过几篇,先生说,让我经史并举,说易什么的,不要早,易经很难吗?”李文岚看唐家贤,眼眸闪闪,也一幅知音模样。

“翁翁也这么说,我不喜欢术数,翁翁才让我学一学易经,说术数之学,学一学只有好处,我们家,我翁翁说的都是对的。”唐家贤看起来对术数和易经,颇有怨言,委婉的抱怨了他翁翁一句。

李文岚咯咯笑起来,“我也不喜欢术数,我阿爹说我们家又不做生意,术数不学也罢,不过我挺想学易经的,先生说,诸书中,他最喜欢易,我的先生可有意思了,他去过好多好多地方,知道好多好多有意思的事。”

“我的先生也很有意思……”唐家贤和李文岚两个,越说越投机,越说越兴奋。

两人旁边,李夏已经净了手,小丫头重新摆了几碟点心上来,可唐家玉和李文楠、李夏三个,谁也不吃点心了,正围在一起抓沙包玩。

唐家珊和李冬、李文芳三人挨在一起,一边瞄着三个小的,一边说着闲话,诸如京城过年有什么热闹,太原府过年是怎么样过的,听说杭州府今年的灯会比京城还热闹,以及,你家妹妹多淘气多可爱,我家妹妹多可爱多烦人……

中午摆了宴,吃了饭,又说了一会儿话,严夫人就带着徐太太等人,和古大奶奶告辞。

唐家珊和李冬说的投契,拉着她颇为不舍,唐家贤挑了足足大半箱子书,送给了李文岚,又约了以后要常常写信,唐家玉最干脆,一只手拉着李文楠,一只手拉着李夏,先掉眼泪,接着大声抽泣起来。

第117章 已所不欲

这一趟拜会,严夫人满意极了,老三夫妻两个,虽说实在不怎么样,可这几个孩子,真是没得挑。

晚上,严夫人安顿好,总算歇下来,李漕司带着李文松和李文山,应酬了一天,也回来了,洗漱了松泛下来,两人对坐,说着闲话。

“这趟唐家,可还顺当?”李漕司关切问道。

“不能再顺当了。”严夫人笑起来,又有几分感慨,“老三真是,这份福气难得,他那样牛心左性的脾气,徐氏又那样,柔顺的太过,原以为……”

严夫人顿了顿,那句原以为小三房不过一两代就败落泯灭了,没说出口,“没想到小三房这几个孩子,竟然个个都好,福运也好。说起来,也就是六姐儿略差了些,心性上不够阔大,有那么一点点小家子气。

其它三个,山哥儿不说了,阿夏是真好,这一趟去唐家,这三个孩子,竟跟唐家那三个,都是好的不行,贤哥儿挑了大半箱子书送给岚哥儿,古大奶奶稀奇的不行,说她家贤哥儿最爱书,送谁东西,要是送书,那是很不得了的。走的时候,那孩子拉着岚哥儿的手,送上了车,还舍不得丢手。”

“那就好。”李漕司松了口气,“这些天,我越想越觉得,小三房这几个孩子,个个都好,这是咱们的福气,老二一家……你最知道,不惹事就是咱们的大福了,这样好,最好,一想想,以后这个家里,就不用咱们一根独木艰难支撑了,多少好……”

李漕司嘴里说着,神情却十分复杂。

“今天?没出什么事吧?”严夫人瞄着李漕司的神情,小心的问了句。

“能出什么事?没事,山哥儿好得很,这么大点孩子,嘴巴守的滴水不漏,真是难得。”李漕司脸上说不清是夸奖还是恼火。

“那案子?”严夫人反应很快,李漕司不情不愿还是点了头,“这孩子,真是。”

“他要是真说了,你这会儿就睡不着觉了。”严夫人斜了李漕司一眼,嗔怪了句。

“也是。”李漕司抬手摸着脑门,“我到底不是他爹。”

“就是他爹,我看他也不见得肯说。”严夫人笑了,又接了句,“我看吧,只怕更不敢说了。”

李漕司也笑起来,随即又露出几分无奈,“说起来,他到底还是不放心我,唉。”

“别急,日久见人心。毕竟十几年没有来往,再怎么亲……这亲不亲,都是处出来的,这样也好,老爷不是常说,常怀三分戒心,才是平安之道。”严夫人柔声劝道。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