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22)

“不说这些,好没意思,”秦王打着哈哈,“你上回说去县学读书?去了没有?县学的先生怎么样?”

“县学还没去,先生倒是见着了,”一提这个,李文山顿时苦恼起来,“这先生实在是……唉!提不起。阿爹说了,下个月初他去杭州府拜见罗帅司,看能不能求一求罗帅司,让我到府学附学。”

“府学……”秦王折扇轻摇,“不错倒是不错,不过……”秦王一句一顿,“你既然要去杭州府,不如去万松书院,至少比府学强一点。”

“万松书院?”李文山一怔,“文正公读过书的那个书院?”

“嗯嗯嗯!”古玉衍点头如捣蒜,“正是先祖读过书的那个万松书院,如今我们都在那里读书,你也来吧,咱们一起!”

李文山这个土冒儿还知道文正公在万松书院读过书,这让古玉衍对李文山的印象大大好转。

“我竟然没想起来万松书院就在杭州城外!我真笨!怎么忘了杭州有个万松书院!我该去万松书院,去什么府学啊!”李文山最仰慕的就是文正公,顿时两眼放光手舞足蹈。

“万松书院好是好,就怕不容易进。”陆仪在旁边提醒了一句,秦王却紧接道:“不就是考考诗文策论什么的,别人想考进不大容易,五郎必定轻而易举。”

“考试咱不怕!这回考不上,下回再考!大不了多考几回!”李文山是个乐观无比的乐天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陆仪往后退了半步不说话了,金拙言无语的看着李文山,他知道秦王的身份,古六又说了秦王如今就在万松书院读书,他难道真想不到万松书院根本不可能再招任何人吗?现在的万松书院,没有太后发话,文曲星也考不进去!

只有古玉衍‘啪啪啪’鼓掌叫好:“说得好!”

他跟李文山一样,心眼不够使算不上,可就是想不到。

秦王等人还要赶回杭州城,不敢多耽搁,没多大会儿就启程往回返,李文山一直目送他们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往回走。

回到杭州城,陆仪和秦王一起进了明涛山庄二门,陆仪紧前半步,低声问秦王道:“李文山进万松书院的事,明天我去和山长打个招呼?”

“不用。”秦王手里的折扇抵着下巴,微微眯缝着眼睛:“让他自己想办法,我总觉得……”秦王拖长尾音,“他不象看起来那么憨,先看看吧。”

第18章 小有小的好处

“嗯。”陆仪应了,没再跟进,目送秦王进去,转身回自己住处。

秦王径直往里,去给金太后请安。

吃了晚饭,秦王回去,金太后端起茶杯,韩尚宫掀帘进来,曲膝笑道:“陆将军已经候了一会儿了。”

“叫进来吧。”金太后抿着茶吩咐。

陆仪垂手进来,磕头见了礼,金太后放下杯子,声音轻缓随和,“云哥儿又淘气了?”

“那倒没有。”陆仪笑道:“是一件小事,臣觉得还是跟您禀一声更好些。”

“嗯。”金太后微笑点头。

陆仪从江宁府之行说起,“臣随王爷去江宁府游历那天,在漕司衙门见到了江南东路转运使李学璋的庶弟、新任两浙路横山县县令李学明,以及其长子李文山,次子李文岚和幼女李夏……”陆仪简洁清晰的将在江宁府碰到李家兄妹的事细说了一遍。

金太后听的很专注,陆仪抬头看了眼,垂下头接着道:“今天早上,王爷突然说想吃横山县凭栏院的龙井虾仁,到了横山县,王爷记起李文山,让人把他叫到凭栏院说话,又让他去考万松书院。”

“噢?”听陆仪说到秦王让李文山去考万松书院,金太后神情里露出了几丝郑重。

“刚刚回到别庄,王爷吩咐臣不必和山长说起这事,说要借机看一看李文山这个人。”陆仪一番禀报到此为止。

金太后眉头微蹙,“照你这么说,这个李文山倒象是个憨厚本份的?”

可是,云哥儿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憨厚本份的性子了?

“王爷说,也许李文山不象看起来那么憨。”陆仪垂着眉眼。

金太后微蹙的眉头松了松,露出丝笑意,“不让你和山长说入学的事,他是要看看这李文山会不会使出什么手段?真是小孩子脾气。这事你做的很好!我知道了。辛苦了一天,回去好好歇下吧。”

“是!”陆仪躬身告退。

陆仪走了好大一会儿,金太后还目无焦距的看着远处想的出神。

“老黄。”

“老奴在。”百宝格前,那幅银灰纱帘动了动,一个身形干瘦,面容谦卑的几乎没有存在感的老内侍往前走了两步。

“你都听到了,你说说。”金太后的话有点没头没脑,老黄微笑,“王爷的心思越来越难猜了。”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