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333)

李夏已经坐回去了,看着很快又搭起来的顶棚和四周,伸手摸到几上的茶碗,热热的正正好。

船舱很快恢复了来时的模样,几乎立刻,就温暖如同来时了,众人去了斗蓬,重新落座,女侍捧了各式汤团和鲜汤小馄饨进来。

江延世指着汤团笑道:“京城过年少不了饺子,明州人过年,除了饺子,还少不了汤团。”说着,江延世微微扬头,看着徐焕笑道:“徐先生尝尝这汤团,真正的明州味儿。”

“猪油馅儿的?”徐焕看着白嫩的汤团,食指大动,今年过年,别的还行,这汤团,他是真没吃到好的。

“你那碗是猪油馅儿,你要吃什么馅儿?”江延世前一句答徐焕的话,后一句却是指着侍女托盘里六七样汤团,问李夏。

李夏有些犹豫,汤团这个东西,粘乎乎的,她其实不怎么爱吃。

“芝麻馅儿最香,你尝尝?”江延世看她犹豫,端起一碗递给她,李夏点头,一只碗里只有小巧的两只,不爱吃也不是难事。

“我也要芝麻馅儿。”李文楠看着自己旁边的侍女道,侍女笑应了,端起一碗,放到李文楠旁边。

江延世也端起一碗。

李文楠小心的咬开,吃了一只,忍不住和李夏道:“阿夏,这汤团特别好吃,香极了,咱们家做的就没这么好吃,怎么这么香!”

“因为放了好多猪油。”李夏也吃了一个,看着李文楠,答了句。

李文楠被她一句话答的呃了一声,江延世笑出了声,将余下的汤团递给女侍,看着李夏和李文楠吃完,一起漱了口,才笑道:“好吃可不全是因为好多猪油,明州汤团做起来十分讲究,徐先生必定知道,明州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自己家做汤团的讲究。”

“是,我家吃汤团,太婆讲究掺一点粳米进去,馅料一定要用猪板油丁,不能剁的太碎,还有不少讲究,年年做汤团,太婆都得到厨房亲眼盯着做。”徐焕笑答道,他连吃了两碗汤团,吃的十分舒服。

郭胜也吃了两碗,这汤团做的太讲究了,实在好吃。

“洪嬷嬷做糯米糕什么的,都要掺粳米进去,是不是跟太外婆学的?”李文山笑道,李文岚立刻接道:“洪嬷嬷做的糯米糕一点也不好吃,阿娘不让说,非得让说好吃,还得多吃一块,洪嬷嬷就一直做一直做!”

第263章 返程

徐焕噗笑出声,“后来呢?现在还一直做一直做?”

“没有,后来阿夏跟洪嬷嬷说,吃了糯米糕就肚子疼,洪嬷嬷就不做了,可是连粽子也不让我们吃了。前年舅舅拉肚子,洪嬷嬷吓着了,端午包了好多粽子,只许我和阿夏一天吃一个,一天,一个!”李文岚竖着一根指头,对前年和去年端午,一共只吃了四五个粽子这件事,他怨念很深。

徐焕哈哈大笑。

江延世看着李夏,笑个不停,李夏摊着手,“六哥抱怨了快两年了。”

“今年到舅舅家吃粽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你太外婆裹的粽子,比洪嬷嬷做的好吃。”徐焕一边笑一边和李文岚道。

“喜欢吃什么样的粽子?”江延世看着李夏问道。

“我喜欢吃甜的,白米粽最好,不喜欢吃肉粽子,你呢?”李夏答了句,又问了句。

“我喜欢吃肉粽子,白米粽最简单,也最难做。”

“嗯,粽叶的青香味儿要进到粽子里才好,一口咬开,碧绿色从外到里由深到浅,又好看又好吃。”李夏抿着红枣汤,说的自己都有点儿馋了。

“让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白米粽最好吃了。”江延世也端起茶,抿了一口,斜眼看向专心听他们说话的李文楠,“七娘子喜欢吃什么粽子?”

“我?”李文楠措不及防,“我喜欢吃红豆粽,蜜枣粽。阿娘喜欢吃白米粽,阿爹有一回说阿娘是返朴归真。”

“严夫人是返朴归真,你九妹妹是生而不凡。”江延世和李文楠说话,眼睛却看着李夏,李夏垂眼抿汤,李文楠看看江延世,再看看李夏,想了想,没接话。

船回去和来时一样快,进到京城,泊到那间茶坊码头时,天色已经微微亮了。

众人出了茶坊,永宁伯府来接几个人的车子,已经候在门口了。

李文山和徐焕再次谢了江延世,上了车,回到永宁伯府,严夫人和徐太太等在离二门最近的暖阁里,看着众人下了车,徐太太想问,严夫人轻轻拉住她,“孩子们累坏了,不急在这一时,先让他们好好睡一觉。”

徐太太急忙点头,众人下了船,在车上晃了这么一会儿,都已经累的困的呵欠连天,东倒西歪,由着丫头婆子连拖带扛回到各自院里,沐浴洗漱好,天色大亮,拉上帘子,倒头就睡。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