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548)

“去年两场大胜,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大庆,不开恩科,实在是……”

“可不是,如今南边简直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从福建过来,一路上真是舒心极了,眼睛看去,全是平安喜乐,这样的盛世之大捷,不开恩科可是前所未有。”

……

众士子七嘴八舌,越说越激动,他们早的,从去年年中,就赶过来了,去年春闱失利的诸人,也几乎都因为寄希望于恩科,而滞留不走,等到现在,其实大家都已经十分明白,这恩科,等只怕是等不来了,他们现在只能努力一把,看能不能把这恩科争取下来。

苏烨脸上笑容依旧,凝神听着众人说话,不停的点头以示赞同,眼底却越来越阴郁。

不会有恩科这事,他比这里所有的人,都更早猜测到了,或者说,从最初,头一场大捷起,他就从来没有过什么恩科这种妄想。

“苏公子,要不,您领个头,咱们上个折子给皇上,请皇上开了科恩科。”李文岚看着苏烨,直截了当道。

“对对对!这是个好主意,我附议!”古六急忙举手表示赞同。

“这事,只能苏公子领个头,我和六少爷都是白身,递不了折子,在座的……”李文岚抬胳膊划了一圈,“几乎都是白身,有一个两个不是,声望上和苏公子比,远远不如,还请苏公子帮大家说一句话。”

李文岚说着,长揖到底。

古六跟着笑道:“苏兄可千万不能推辞,你是咱们士子领袖,这是公认的,这个时候,正该你出面,替诸士子发声,这事可推辞不得。”

“推荐什么?”苏烨眨眼之间就有了决断,爽朗的笑着,冲众人团团拱手,“六少爷这句士子领袖不敢当,折煞了苏某,可替诸位发声,苏某断不敢有所推荐,只是,这事得仔细议一议,咱们这发声,可不只是为了发声,而是要把这事办成,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轰然应诺叫好,起伏不定的冲苏烨,冲李文岚,冲古六长揖致谢。

苏烨瞄着人群后的李文林,忙招手叫他,“李三爷往前面来一来,诸位请坐,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议一议。

头一样,六少爷和李家六哥儿说他们人小言微,老实说,我这个翰林承旨,也是人小言微的厉害,上了折子,只怕都到不了皇上面前。咱们得找几个人不小,言不微的,一起上这个折子。”

“苏公子请讲!”李文岚带着几分兴奋。

“头一位,自然是唐尚书,大家说什么我是士子领袖,那是笑话我呢,真正的士子领袖,是咱们唐尚书,唐尚书的人品才学,那是有目共睹,六哥儿跟唐尚书是亲的不能再亲的姻亲,六哥儿嫡亲的哥哥,又出自唐尚书门下,六哥儿,唐尚书这里,能不能请你出个面,请唐尚书出面,就算不能牵头上折子,也要附议签名。”

苏烨头一个,就点到了李文岚,李文岚一个怔神,随即点头,“行,我去一趟唐府。”

“六哥儿令人敬佩!”苏烨起身冲李文岚拱手致谢,正要说话,李文林一脸兴奋的举手道:“我跟江大公子有几分交情,要不……”

“江大公子跟咱们差不多,也是个份量不够。”苏烨开了句玩笑,随即道:“有一个人,正要烦劳李三爷,能不能请李三爷到郑尚书府上走一趟,请郑尚书也附议一二?郑尚书是礼部尚书,这恩科的事,正该他管。”

“成!”李文林满口答应。

苏烨哈哈笑着,冲李文林拱手再谢了,再转向古六,古六冲他拱手笑道:“不用你说,我回去请阿爹出面,你们府上,苏尚书可不能推辞。”

“放心放心。”苏烨一边笑一边连声答应。

第377章 人情不经是不知道滴

苏烨回到苏府,问了父亲在静心斋,直奔静心斋进去。

苏尚书凝神听儿子说了文会上的事,沉吟片刻,“李文林不说了,李文岚答应的这么爽快,倒象是他们要出面,拖着你一起。”

“我倒觉得,这事儿更象是李文岚自己的意思,秦王那边,不一定知道。”苏烨笑意中带着几分无语,“这位六哥儿,是真正的天真,真象春山春水一般。王爷生性谨慎,要是知道,怎么会让他跟我提这样的事?这不是明摆着……”

后面的话,苏烨没往下说,这不是明摆着送他上门被人吊打么。

“这话也是,”苏尚书捋着胡须,也笑起来,“这位六哥儿,王爷捧他出来,号称如何如何,却是个空有皮囊,百无一用的。既然是这样……

这样也好,年里年内,京城聚集了那么多士子,这恩科的事,总是要提一提的。

唐尚书性子梗直,他的品行在那里,天下人有目共睹,皇上也敬佩得很,他一向不惧什么,咱们只看着他吧,他若肯出面,我附议就附议了,他要是不肯出面,必定也要给个说法,有说法,咱们也就好办了。”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