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620)

“我刚听说,你点了钦差,见皇上没有?”见李文山摇头,李夏紧接着问道:“四位相爷呢?见了哪一位?”

“就见了严相。”

“今天早上,连你在内,一共点了十七个钦差,江南东西路一共三个,你只见了严相,那十六个钦差,应该也都和你一样,只见了一位相爷。”

李夏语速很快,李文山听的一个怔神,立时就明白了,“你的意思,几位相爷各管一处?”

“对,要是我没猜错,应该是几位相爷各管自家一摊,我还没全部理出来,不过大致已经有了,这一趟,应该是各家的屁股,各家去擦。”

“啊?”李文山一脸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卷宗上好象没有……”李文山摸出从严相那里拿到的卷宗,李夏从他手里拿过,一目十行看了,再塞给他,“看样子,唐家的事不会太小,你这趟去江宁府,这卷宗上的几桩案子,是其一,其二,也是最要紧的,把唐家的事查清了结清楚。”

“唐家?唉,也是,这唐家!”李文山简直想挠头。

“你赶紧和五嫂一起,现在就去一趟唐家,这会儿,唐尚书肯定在家,你去找他好好说说话儿,还有,今天晚上让五嫂好好跟你说说唐家,别的,五哥别担心,从今天一早得了信儿起,郭胜就去打听了,肯定能打听到有用的东西。”

李文山连连点头,急忙出来,和唐家瑞一起,急急往唐府过去。

这一夜,永宁伯府忙到大半夜,打点李文山去江宁府这事,唐家也忙到半夜,天还没亮,唐尚书身边一个老管事带了六七个老成长随管事,从后角门进了永宁伯府,换了永宁伯府长随衣着,跟着李文山,出城往东水门上船启程。

秦庆赶到指定的时辰前半刻钟,才骑马跑的一身大汗,赶上了船。

“见着郭先生没有?”没等秦庆喘匀气,李文山就急急问道。

秦庆连连点头,抬手拍着胸口,“就是,为了这个,放心,郭先生真是……放心。”秦庆一边说一边喘一边笑。

郭胜真是神人也,一天一夜,竟然就把唐家在这桩案子里的牵连,摸了个八八九九,有了他怀里这薄薄两三张纸,这一趟清理唐家不法之行,就轻松之极了。

第422章 前程无量的贵嫔

李文山一行三条大船,一艘钦差官船,另两艘,是永宁伯府雇佣的船只,算是十分宽裕。

秦庆和李文山一条船,上了船,也不急了,安顿好,才拿出那几张纸和李文山细看,两个人仔细看过,又把跟随而来的唐家管事叫过来,仔细问了,心里大体有了数,李文山安了心,秦庆更是安心了不少。

顺顺当当走了一个多月,进了平江码头。

船缓缓往码头靠进去的时候,就看到码头上一个穿着酱紫长衫的中年男子,踮着脚伸长脖子,从高高悬起的钦差明黄旗上,看到楼船上忙碌的船工和长随们。

船靠上码头,下了锚,一个船工扔下缆绳,刚跳下船,中年男子就几步过去,问了两句,顿时喜笑颜开,忙伸手从怀里摸出张大红禀贴,迎着船头过来,冲船上的长随船工们用力招着手。

正站在船头,准备到平江府看看,采买日用的赵平安看到,忙示意船工放下跳板,一个小厮急步下了船,从中年男子手里接过禀贴,赵平安拿了禀贴,冲岸上的中年男子笑着欠了欠身,转身进了船舱。

秦庆正和李文山说着平江府诸事,两人打算天色落黑后,悄悄上岸,到平江府逛一逛,听说现在的平江府,夜晚倒比白天热闹繁华得多。

秦庆先接过禀贴,扫了一眼,惊讶的眉毛抬起,忙将禀贴递给李文山。

“这是来迎咱们的?”秦庆看着李文山那一脸跟他不相上下的惊讶,失笑道,“这可太过了。”

“快请进来。”李文山先吩咐了赵平安一句,就要迎出去,秦庆忙伸手拦住他,“你是钦差,出去不便,我去迎一迎。”

来的人,是唐家在江宁府的主事人唐老爷的次子唐家盛唐二爷。

李文山迎在船舱门口,唐家盛一进门,迎着李文山,喜之不尽的长揖到底,“这位必定就是五爷了,果然风姿非同一般。”

“二哥过奖了。”李文山长揖还礼,欠身往里让唐家盛,“常听唐氏说起江宁老宅,说二哥二嫂待她比亲妹妹更好。”李文山说着话,让着唐家盛往上首让,唐家盛怎么肯坐上去,两人让了半天,一左一右坐下。

小厮捧了茶上来,秦庆还没落座,忙捧过一杯,放到唐家盛旁边,唐家盛急忙欠身连声不敢当,“哪里当得起!怎么敢让先生如此,这位是郭先生还是秦先生?”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