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664)

严宽嗯了一声,这倒是的,照江娘娘那样的手笔,全具有再多交进一倍的银子,到年底,还是不够用。

“只是没想到……唉!”太子叹了口气,他一生下来,头一回听到皇庄收益起,全具有每年交进来的收益,就是那些了,他是真不知道这收益中,竟然有九成是那样来的。

“不说这个了,如今皇庄的收益只是原来全具有交进来的十成之一,宫里还跟从前一样,可进项却少了十成之九,这份艰难……”太子苦笑连连,“这几年,我真不知道阿娘是怎么撑下来了。”

严宽轻轻叹了口气,没接话,这话不好接。

“这几天,我一直盘算这事,宫里已经撑了两三年了,再撑只怕就撑不下去了,光节流不行,还是得开一点源,想来想去,这事儿,得请教请教严相您,您看,户部能不能从哪儿调出些银子,拨到宫里?”

太子将前因铺垫完,直入正题。

“虽说因为往回调各地田亩数,这两年的税赋收益一年比一年少,可自从柏枢密平定海上匪患以前,市舶司所收商税,增长极快,户部收益,这几年倒是一年比一年多。”

听严宽这么说,太子心里微微放松。

“可太子爷也知道,太祖定下了铁律:宫中不许从国库调用银子,不管多少,不管是用还是借,就是皇上,也不许私自调用国库之银。”

严宽神情严肃,太子有几分尴尬,忙陪笑道:“这规矩我知道,所以才和严相您商量,看有没有什么变通的办法,宫里实在穷极了,只有十成之一的收益,这日子……要不是难极了,我哪敢和您开这样的口?”

“太子您,我就多说几句,以皇庄收益供养宫里,是从太祖那时候就开始了的,皇庄的田亩,从来没少过,到全具有手里时的数目,和交到苏烨手里时相比,还增加了不少,这皇庄收益,至少没少过,全具有之前。”

严宽顿了顿,眼皮微垂,“确切说起来,是皇上登基之前,皇庄的收益一直没比现在苏烨掌管之下多过,从前,从来没有不够用的时候,到皇上登基之后,全具有交进宫里的进益,一年比一年多,直至是原来的十倍,宫里反倒是不够用了。”

太子脸色发青,好一会儿才勉强笑道:“严相教训的是,是我……没想周全,多谢严相指点。”

“不敢当。过于奢侈,不是兴国之道。”严宽忙拱手长揖。

“我记下了。”太子欠身致谢,侧身让过严宽,看着严宽走出几步,才转身往太子宫回去。

江延世等在门房里,迎出几步,和太子一后一前,往书房进去。

“刚才我和严相说了抽调用度的事。”太子气色不算太好,“领了一通教训。”太子将严宽的话简单说了。

“这话无可挑剔。”江延世看向太子,“姑母的奢侈,众所周知。咱们之前议过,这事儿也就是看严宽一个态度,这银子,就是严宽有心要给,上头还有金相和苏相,就是魏相,只怕也不会点这个头。”

“嗯。”太子轻轻呼了口气,“这我知道,只是,当面领了一场教训……”太子苦笑,“我常说阿娘极爱面子,其实我也是。”

“太子知道就好。”江延世露出笑意,“从前在明州的时候,有一回听茶坊里的人说闲话,说江家的人一出来,隔老远就能认出来,为什么呢?头昂的太高,个个象刚出场的斗鸡。”

太子噗一声笑起来,笑了好一会儿,摆了摆手道:“让你几句话说的,好了没事儿了,咱们说正事儿吧。”

“昨天听了几句闲话,说是苏广溢想推侯明理接掌刑部。”江延世微眯的眼睛里全是笑意,“这正好,既然刑部有名无实的尚书要换下来,那户部,吏部也没有不换的理儿,还有兵部,江周已经七十五了。”

“好,那咱们也推一把,这人选?”太子抚掌赞同,又皱起了眉。

“我想来想去,户部推咱们的人,不合适,一来,人都在那里,咱们盘算过不知道多少趟了,样样都合适,足够拿得出压得住的,没有,二来,推咱们的人,苏相必定极力反对,严相和金相,只怕也要袖手,成不成,五五之数没有。”

顿了顿,江延世眼皮微垂道:“我想来想去,倒不如,推举古翰生为户部尚书。古家书香大族,却也以擅财货著称,古翰生声望人品才干,都足以担得起户部尚书一职,最重要的是,古家,从来不趟混水。”

江延世看向太子,声音落低,“您现在太子之位,国之储君,对咱们来说,只要不趟混水,就至少不是敌人,只要您不失德,不做大逆不道的事,皇上真敢荒唐到要废了您,这些人,都很有可能为您发声。不趟混水,守的也是一份忠君之道。”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