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835)

“要是吓不着他,我就找人上折子弹劾他,陈家一个举人三个秀才,可是铁证如山。”李夏哼了一声。

“你下得去手?”秦王一只手抚着额头,有点儿不知道说什么好。

“怎么下不去手?就算查实了,最重不过是个永不叙用。不死就行。”李夏伸手板下了秦王按在额头的手,“大伯胆子不大,不算笨可也不怎么聪明,官心又正旺的不行,他哪敢冒风险?”

“那是你大伯。”秦王顺手握住李夏的手。

“就是大伯,我才帮他这一回。他刚刚得了一路主事的位置,在江南东路的时候,多谨慎,到了秦凤路,大伯娘又不在身边,你看看他做的事,哪还有半点谨慎的样子?刚回到京城隔天,他就敢四下乱窜,急不可奈的打听这个,勾连那个,要是放手不理,谁知道他还能做出什么来?

我不是担心他,可他出了事,大伯娘她们,哪一个能逃得掉?”

李夏嘟着嘴,话却说的极不客气。

“你说的有道理。”沉默片刻,秦王叹了口气,“咱们……阿夏,是我把你拖进……”

“我心甘情愿的。”李夏打断了秦王的话,“今天玉姐儿问我,我的必救在哪里。就在这里,就是你,我要跟你在一起,我身边要有你,一直都有,是我要跟你在一起,不是你拖的我。”

“阿夏。”秦王低头吻在李夏额头,顺着额头,慢慢往下,轻轻咬住李夏的嘴唇,温柔却用力的吻进去。

……………………

宫里,皇上从勤政殿出来,站在殿门口犹豫了片刻,还是往姚贤妃宫里过去。

自从唐嫔走了之后,好象就是在姚妃宫里,能安安稳稳的坐上一阵子,安安生生吃顿饭了。

姚贤妃迎进皇上,先端了碗银耳莲子粥上来,“皇上尝尝这个,这是后湖出的莲子,用的鲜银耳,我从小吃惯了银耳莲子,倒觉得比燕窝粥强。”

“嗯,是比燕窝粥强。”皇上慢慢喝了银耳莲子粥,将碗递给姚贤妃,笑着夸奖道。

姚氏这份家常质朴,极让他喜欢,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她这份忠厚本份,她凡事只替他着想,她从来没跟他提过任何要求,他给她的每一件赏赐,都能让她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恩,这才是后妃最难得的品格。

第542章 脾气

姚贤妃侍候皇上用了晚膳,亲手沏了杯淡茶,见皇上示意了,侧身坐到皇上旁边的椅子上,笑道:“有件事,想跟皇上说一声。”

姚贤妃顿住,低低叹了口气,“自从唐嫔走了之后,这宫里,好象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这么些年,宫里也没添过丁。”

皇上皱起了眉头,没添过丁这件事,是他这一两年的大心病。

“您看,是不是再挑些人进来,一来宫里也能热闹些,二来,挑些宜生养的,皇上只有兄弟两个,皇家总要多多开枝散叶才好。”

姚贤妃柔声细语,皇上听的极其妥贴,“这是你想的周到,嗯,确实要挑些人,不过,这不是小事,明天朕先和金相他们商量商量。”

姚贤妃笑应了,不再提这事,只陪着皇上说些他爱听的话,天色渐晚,皇上犹豫了片刻,还是起身回去,命人传了位美人侍寝。

添丁是大事。

隔天,皇上一提后宫添人的事,从金相到柏枢密侯计相,都表示赞成,皇上忧虑后宫没有时不常的添丁进口,不是一年两年了,没人想去捋这个逆鳞,何况,别说皇家,就是平常人家,子嗣繁衍都是大事,反对起来难免就有了让人攻击用心险恶。

只是金相提出,这趟后宫添人,不必再限定出身家世,只要身家清白、识书达礼,再愿意进宫就行。

几位相公和柏景宁侯明理急忙赞同,后宫新添的美人儿出身不显,对大家来说,至少都没坏处。

皇上虽说有几分不悦,不过,还是勉强答应了。

挑人充实后宫的旨意还没出来,信儿就递进了秦王府。

李夏听韩尚宫禀完,吩咐请郭胜进来。

“冯杰的案子,现在怎么样了?”看着郭胜见了礼,李夏直接问道。

“柏乔被召过去问了四五趟了,柏乔只说得了几位江湖人士相助,没说是我和胡磐石,只说几位异人行踪飘渺,他查访了好些年,一无所获。”

郭胜说着,小心的看了眼李夏,知道当年援手柏家的人是他的人不少,不过,知道的人,大约都不会出面去指证他就是那位异人。

“和王妃预料的一样,江延世对这桩案子盯的极紧,几乎是密不透风。好在,咱们不打算再做什么,冯杰又是个极聪明的,咬死牙关,只说是父兄的交待。到现在,还在胶着。”

闲听落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