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低嫁的我成了王妃(重生)(153)

作者:长缨止戈 阅读记录

又过了一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钟闻月只让钟闻钰放心的玩,也没问他考得怎么样。左右考都考完了,再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四月十五要放榜,钟闻月又是连着一整夜没休息好,第二日一大早就派下人去榜单公示的地方等着。

作者有话要说:科举的流程主要参考明清时期,但也有一些杂糅其他朝代的,勿考据!

第71章

七十一、

王府派去的人早早地就在贡院外等着了, 今日正是出榜的日子,一向人烟稀少的贡院外此时也是人声鼎沸,都争相往前挤, 想要第一眼看到出榜。

“出榜啦!出榜啦!”不知是谁在那嚷嚷了一嗓子,人群中顿时沸腾了起来, 紧接着就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朝廷人员穿过人群,在围观人们热切的目光中将那杏榜张贴起来。

“快快快!头名是谁啊?”

“等等等等!”

“是、是一个姓秦的……”

“那第二名呢?”

“姜……韧……, 是姜韧, 姜国公府的大公子!”

王府里派去的人听着前面的人一个又一个的报着名次, 心里也忍不住着急起来,大声喊道:“钟闻钰呢?钟闻钰在榜上吗?”

“钟闻钰……在!在!在!”

“第三名呢!”

那侍从顿时心下一喜,又挤了挤才挤进去,仰头一看,钟闻钰那硕大的的三个字果然占据榜单前面,赫然便是第三名!

周边的人见着了或是真心实意或是语气酸溜溜地贺喜道:“恭喜恭喜啊!”

那侍从笑得跟朵花似的,连忙回礼,“同喜同喜!”

语罢, 他就连忙退出人群,快速奔回王府,好回去向一直在等着的王爷王妃报喜。

王府里,钟闻月面上冷静, 垂在身前的手却是不由缠绕在一起,一圈又一圈的缕着手上的帕子。

时不时的往门外望一眼,那望眼欲穿之态, 只令顾卿流无奈,他暗暗瞪了一眼在下首坐着的面色淡然丝毫没有紧张之感的钟闻钰,劝道:“别急别急!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你看看阿钰自己都不着急呢,显然是十分有把握!”

钟闻月这时候哪能听得进去他的话,顾卿流见着,只能无奈的坐在一旁不说话,他早该知道,有这臭小子在,他在钟闻月这里根本就没什么地位。

好在报信的人回来的很快,前脚刚一进门,后脚就有人来禀报,钟闻月激动的连忙站了起来,就见一直淡定无比的钟闻钰神色间也不由有些紧张。

那侍从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还没来得行礼,就听钟闻月神色焦急道:“不必多礼,你且说阿钰可中了?”

“中了!中了!”那侍从满脸喜色,高兴的道:“第三名呢!”

钟闻月顿时笑了出来,心下的担忧一下子就放了下去。

钟闻钰松了一口气,这成绩倒是与他想得大差不差,他复上前一步,问道:“那头名和第二名是谁?”

侍从喘了口气道:“头名是一位姓秦的公子,第二名是姜国公府姜韧公子!”

这一回顾卿流倒是有些惊讶,道:“姜韧才是第二?”

虽说阅卷采取的是糊名制,但相对而言还是燕京城的学子占优势的,而在燕京学子中,又尤以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占优势。

因为一些当世大儒大多在燕京城,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自幼便得名师教导,在那些大儒面前也是挂的上号的;此外,燕京城的学子在燕京多有才名,多多少少也能传到一些大儒的耳朵中去,若是再优秀一些的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就能在大儒的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甚至还有机会上达圣听,这样一来,不管是对会试还是殿试都是极有帮助的。

否则的话,顾卿流也不会巴巴地为钟闻钰推荐章寅。

顾卿流对科举这件事不太了解,还是因为此次科举的人中有钟闻钰,还有一个向来同他玩得比较好的姜韧,这才多了些关注。

会试开始之前,燕京城中的人就在暗暗下注说是这一届的状元郎恐怕非姜韧莫属了,毕竟一来他自幼便有才名,二来当今皇后是他嫡亲的长姐,就算在皇上那也是挂得上号的!却没想到,成绩出来了,他竟然只是一个第二名。

顾卿流看着钟闻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问道:“那秦公子是什么人?”

钟闻钰定了定神道:“秦公子,名秦柏琰,出自滇南一带,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出身。”

顾卿流脸色更是复杂,一个普通的农户出身,结果打败了姜韧还打败了钟闻钰?

钟闻钰似是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那秦公子虽说是出身低微,但难得的是他的文章言之有物,只是燕京城里没有什么名声罢了。我这些日子在燕京城里,也认识不少大齐各地来的青年才俊,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也曾将他写的文章拿给老师看过,老师看了赞不绝口,直言他会是我的一个劲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