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低嫁的我成了王妃(重生)(182)

作者:长缨止戈 阅读记录

于是皇帝大怒,下令派人彻查,结果自是轻轻松松找出一大堆证据——毕竟是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犯的事,很容易就查出来。

然后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陛下拿着那些证据震怒,一把扔在了还茫然无措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景王脸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剥了他亲王封号,贬为庶民。造反本应该是要杀头的大罪,但念在同景王兄弟一场,事情也还没来得及做,便只将其囚禁在景王府内,没有旨意,不得离开。

一时之间,反应过来的人也好,没反应过来的人也罢纷纷下跪感念陛下的仁义之心,高呼万岁。

——尽管先帝死前明确要求过不能杀景王,这些臣子也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对他们伟大的帝王歌功颂德。

由此,皇帝既不费一兵一卒地解决了景王之事,又树立了个友爱兄弟、仁义之主的好名声,这皇位是坐得越发稳当了。

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被处置了的景王纵使是心里不甘心,还想着继续谋划,但经了这件事,原本首鼠两端的人早已站到了皇帝那边,而原本支持他的人,大多数也是被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仅剩的一点,又能成什么大事?

——更别说,皇帝之所以会选择留他一条命,难道又真的只是顾及着兄弟之情和先帝遗名命?

与皇帝而言,他的兄弟只有顾卿流一人,景王差点害死了他最疼爱的弟弟,他又岂会轻易放过他?

如今的宽和,不过是等着之后的致命一击罢了。

景王的事了了,紧接着就是他的那些党羽了。皇帝对景王还颇有几分“仁爱之心”,但对这些臣子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该贬官得贬官,该流放的流放。

大部分的人都处理完了,大臣们原本想着丞相这个大头没有动,想来陛下是把他放在最后,熟料,他们等了又等,还是没有等到皇帝对李家下手。

这一回大臣们就捉摸不透陛下在想什么了,要说李家是李贵妃的娘家,景王的最大支撑,此时不趁机处置了李家,不是明摆着给景王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还没等大臣们明白过来,一日朝会上,丞相就当场表明乞骸骨的意愿,皇帝意思意思地挽留了一番,就准了。

他这一乞骸骨,还不是他自己,而是整个李家在朝的官员!

要知道李家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大世家,嫡支旁支加起来在朝中的实力盘根交错,就这么一下子退了出去,不死也伤啊!

唯有一些见识多的老臣明白了李家此举何意,不由摇头感叹。

以李家现在的荣华富贵,换取李家能继续传承下来的机会,这个买卖,不亏。

李丞相,当真是老谋深算啊!

钟闻月听闻了这件事,也只是感叹了一番,并没有多把它放在心上。

对于景王,前世他得到了那批金矿,顾卿流又残了双腿,久居王府不问世事。他都没能有什么成就,这辈子混得还不如上辈子的景王又能有什么出息?钟闻月反正是从来没担心过他。

至于安平侯府,初初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钟闻月的确是惊讶了片刻,毕竟前世安平侯府的结局是安平侯在随景王造反的过程中意外去世,后来平叛之后,安平侯府之所以没被剥了爵位也只是为了显示陛下的仁慈,再加上楚霄着实纨绔不已,压根不足为虑,这才逃过一劫。

但也只是片刻而已,前世的种种都已过去,安平侯府欠她的她也一一讨了回来,这一世的安平侯府没做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她自然没必要再揪着不放。

不管是不是她同楚霄说的那番话让他觉醒,还是因为淮南王没死让安平侯看出来投靠景王不可能,安平侯府同她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也不值得她费心。

值得她费心的,应该是阿钰才是。

朝中上下这么一番动荡,许多职位都空缺了下来,正巧前几个月的那批进士也算是稍稍成长了一些,勉强能委以重用了,也不怕没人填上朝中的空缺。

而那些被重用的进士中,状元郎秦柏琰本就立足实际,体贴民情,饶是皇帝原本对他同安阳之间的事还有些迁怒,但事情查真相出来后人家的确是毫不知情,皇帝陛下捏捏鼻子,还是用了他;榜眼姜韧本就有着强大的家族撑腰,此次更是晋升得飞快,在户部当一个不高不低的职员,只等着积攒些经验,做出些功绩,就能一飞冲天;钟闻钰这个探花自然也不差,他本身实力就不俗,再加上淮南王这个姐夫,年纪轻轻所在的位置已经让无数人眼红不已。

至于其他的进士,只要是这些时日表现不错的,基本上都得到了晋升。

一时之间,朝中纷纷议论不止,言是这一届的进士是最幸运的一届进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