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医生太懂我了(173)

作者:转角吻猪 阅读记录

考生四号不知道元嘉经历过什么,却深深地被他身上的气质吸引住了,这对一个学心理的人来说,真是恨不得把他剥光光好好研究一番。

我是男的!我特么在干嘛?!

考生四号狠狠地掐了下大腿。

元嘉的气质当然不只是眼镜带来的加成效果,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有在研究催眠术和读心术,也在系统里体验了不少常见职业人生,包括医生、演员、老师、建筑工等等,只有亲身体验过,他才能最切合实际地知道对方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于是这一次次的体验,就变成了他的气质光环,大部分人跟元嘉接触,都能在他身上找到一种亲切感。

就像元嘉上次在动物园里看到的‘交际花’-水豚,他喜欢用水豚来形容自己,温和无害,大家都喜欢跟水豚做朋友,像是身上有种奇妙的磁力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就想靠近。

当然了,气质这种东西是建立在陌生人的第一印象的,对熟人的话,气质加成是很弱的,比如你会觉得你姐姐很有气质吗,你只会记得她在家抠脚。

像卉卉就觉得哥哥好穷,喜欢闻袜子,还很臭美!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元嘉的课开始了。

这次的讲课内容早已划分好,讲得是《临床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初步诊断。

从教案设计和多媒体课件来看,元嘉并未有多么出彩,毕竟不少考生的PPT做的相当漂亮,元嘉的PPT就稍微朴素了一点,但优点也有,条理十分清晰,重点也都全部做到位了。

评议老师们默默给出自己的分数。

满分四十分,六位评议老师,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话,平均分32,考生四号是34,这项当中,大部分考生差距并不大。

元嘉已经开始讲课了,考生四号也认真起来,专心听着元嘉的课,想着待会儿要挑几个刁钻一点的问题来问他才好。

渐渐地,考生四号就发现了元嘉讲课和自己讲课的不同之处。

他的切入点相当完美……

要知道,一节课里,总是由很多的环节构成的,比如【初步诊断】这堂课里,就包括‘求助者初步印象’‘确定求助者心理和行为的关键点’‘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严重心理诊断’‘心理评估’等细分部分。

元嘉在切换知识点的时候,保证了课程的流畅性、逻辑性、连续性,没有别的废话,都是干货,每一个知识点都切中要害,直指教学目标,过度相当自然,有种水到渠成的顺滑感。

渐渐地,考试四号发现秘诀了,元嘉每次切换的时候,他总会先引出新的问题出来,再利用问题过渡到下一阶段去,就像网络里的,主角打完小的,老的就顺势出来了,很自然,而且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另外,考生四号还发现,元嘉的课外话题延伸导入的相当巧妙,毕竟课堂内容肯定是相对枯燥的,学生们肯定更喜欢听案例。

尤其是元嘉随手举得那个‘考试综合症’的诊断例子,也不知不觉地将考生四号深深地吸引住了。

没想到那位化名‘小刘’的同学,竟然是因为有别的隐情,故意表现出考试综合症的症状来,一下子,关于【初步诊断】这堂课的内容重要性就立刻升华了,谁都知道误诊的情况下,是绝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考生四号已经完全被元嘉的课吸引住,知识内容他自然早就掌握了,但元嘉的课外延伸却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元嘉丰富的个案经验下,再配合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情绪感染,这堂课可算是讲得绘声绘色。

六位评议老师也扮演着学生在听课,他们也像元嘉提出一些问题,但元嘉都完美解决了。

考生四号明白,这不是评议老师有意放水,而是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在元嘉的‘讲课节奏’里面的,他有意放出一些问题来去让学生发现,并提出,解答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

看到有人提问,元嘉的表情是欣喜的,仿佛在说‘啊,你终于发现这个问题了’,而不是‘你怎么会问这个?’

这跟自己刚刚混乱的‘讲课节奏’完全不一样。

考生四号服了,这种控场能力,他自认拍马都赶不上,真的像是一个浸淫讲台多年的老教师一样。

评议老师们也最为看重这点,对于新老师来说,最怕的就是上课时,被学生打乱了节奏。

元嘉的个人秀持续了四十分钟,临下课前五分钟,他还有时间布置了作业,真就像在上课似的。

陈主任也被元嘉唬得一愣一愣的,心道你小子也入戏太深了吧,还给我们布置作业,这番模样去当演员倒是合适,演技绝对吊打小鲜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