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千秋(156)

作者:行烟烟 阅读记录

和畅毫无保留地说完后,躬身向卓少炎行礼告罪。

卓少炎无声地坐着。

过了许久,她起身,不发一辞地走出了藏书阁。

外面,阳光下的积雪白得刺目,将她眼底逼出了一层薄薄的水光。未回和畅的答案就在她心口,一下接一下地跃动,试图冲破她的制约。

她短暂地驻足,平复心绪,然后继续迈步向前行去。

第67章 陆拾柒

两日后,从晋京发来的最新朝廷邸报被送至鄂王府:

一,诏以陈无宇为武威上将军、兵部尚书;二,户部颁行新酒商税令,收宗亲藩封之酒务、商务于朝廷;三,桓王戚炳昱、睿王戚炳衡坐通敌卖国之罪,下狱问审。

这三道消息,就犹如三道乾雷,齐齐骤至。

乌云密布的厅堂间,周怿持报,与和畅无言对视。

电闪之后,才闻隆隆鼓震之声。

周怿猛地站起身——

“我当回京。”

他脸色青寒地说。

和畅难得皱眉,“你回京之请,王爷至今未允。你若擅作主张,便是违抗王命。王爷一旦动怒,定会重惩你。”

周怿沉默地盯住他。

那是一股不顾一切的执意,从他的眼神、从他纹丝不动的身体、从他不吭一声的态度中汹涌而出。

和畅察出不对,“周怿?”

周怿摇头,“和畅,你不知道。”

他语气中的凝重逼得和畅也跟着站起身来——

“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

周怿僵硬的脸孔裂开,几缕苦意流泻出来。他道:“在京时,王爷曾请旨,准我尚长宁大长公主。”

和畅难得一愣。

“这……”他开口,又道:“你……”

旨降而婚未竟,这让一向能言善辩的和畅都一时失了语。他左右踱了两步,再抬首望周怿。

他不必再多听解释,已自明白。

曾经周怿是为了什么而狠心割断和戚炳瑜的感情,如今他便再一次为了相同的原因而断然放弃可以和她再续前缘的机会。

和畅长叹一息,道:“周怿。”

这时的这一声中含着的深意,已大不同于先前。二人是同僚,亦是好友,多年的默契在二人之间静静流淌。

周怿重复一遍:“我当回京。”

倘说此前他还没想明白戚炳靖为何迟迟不准他回京,那么在今日看到邸报上的那道二王下狱的消息时,他便统统全明白了。

卓少炎有孕,戚炳靖看似是命周怿率军护送她南回晋煕郡,实则是借此机会让他远离京中晋室风云。晋室一旦遭逢大难,周怿与此事的关联可以被撇得一干二净。当初面对周怿抗旨,戚炳靖的确没有逼迫周怿;但谁能想到他会以自己一贯沉默而强势的手段,干脆利落地替周怿做出了取舍。

和畅这回没再劝阻。

今京中暴雨将临,这一封朝廷发来的邸报言简意赅,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近日来戚炳靖函中不提,晋煕郡便无人得知。周怿是什么性子,岂能容忍自己置身事外,留戚炳靖一人在京中犯险?

只是和畅心有疑忧:“你若一走,英王必定生疑,又如何能将她再瞒下去。她怀着王爷骨肉,万不能有所差池。”

周怿道:“英王心思灵透,纵使我不走,你以为王爷京中诸事,她会毫无所察?至于还能再瞒多久,你我只能尽力罢了。”

和畅不得不承认。

稍思后,他对挚友道:“周怿,你去罢。”

除此之外,也无须他再多嘱托什么。

此辈儿郎的忠与志,非死难灭。

……

周怿临走前,至卓少炎处行礼、告别。

他将戚炳靖发来通报平安的书信送至卓少炎眼前,随后按军礼行过,说道:“王爷来函,召末将回京。”

卓少炎问他:“京中有事?”

周怿回答说:“并无大事。只是陈无宇将军不日将调任兵部,诸事杂多,王爷叫末将回去帮忙。”

这番说辞是和畅几番斟酌过后出的主意。卓少炎太聪敏,若说无事,她必定起疑,不如从三道消息中择其一,据实相告。

听后,卓少炎先是有点诧异,随即微微笑了,面露理解,又道:“将军在晋煕郡守了好些时日,确是耽搁了京中正事。炳靖在京,没有将军膀助,也定疲累。如此,将军便早些启程罢。”

周怿说了个“好”,就将告退。

但卓少炎又追问道:“朝廷的邸报,已有许久没送来我这边了。便连陈将军调任兵部这样的大事,我都不曾听说。将军可知是何故?”

周怿低下头,答道:“和畅不愿让朝廷的事情惹殿下烦心,想要殿下安心养胎。这也是王爷的意思。”

卓少炎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然后再度微微一笑,没多为难他。

上一篇:京华子午 下一篇:一叶江湖前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