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遗赠+番外(81)

作者:须臾之时 阅读记录

温别:“……”

她以前怎么不知道傅昭邑这么恶劣呢?

节目录制听起来轻松,看起来就是几个人坐着插科打诨,但实际上动辄六到八个小时起步,期间还必须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对傅昭邑这种圈外人来说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温别心疼傅昭邑,在车上的时候就提前点好了外卖,到家的时候正好拿到。

吃饭的时候聊到傅昭邑前几天出国的原因。

临时出国倒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他妈妈。

傅昭邑的父亲久居国外,傅母便也跟了过去,两个人在国外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但她对经营公司一窍不通,便进入了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型文理学院工作。

但近年“名校论”愈演愈烈,小型文理学院几乎招不到学生,处境愈发艰难。

傅母工作的这所文理学院,也由于经营不善,终于于年前宣告破产,今年起不再招生,等所有学生全部毕业后,将直接关闭学校。

这件事情对傅母的打击很大,还生了场小病。

加上圣诞节的时候,傅父因为公司的事情要去欧洲考察,至少得呆半个月,又不放心让傅母一个人呆着,这才嘱咐傅昭邑过去一趟。

傅母又是个极其有仪式感的人,于是傅昭邑硬是陪母亲过完了新年。

傅昭邑把最后一块炒年糕夹给温别,说:“所以,我和我妈三号才回国。”

温别一开始还不懂为什么傅昭邑要着重提“我和我妈”,直到她听到了傅昭邑的下一句话。

他说:“过几天,跟我一起,和我妈吃顿饭。”

温别吓了一跳:“就我们三个人?”

“那倒不是”,傅昭邑说,“我妈请了她的几个好朋友,但特地跟我说要带上你。”

温别想了想:“傅老师,你妈妈是不是知道我和你不再是单纯的邻居关系了?”

傅昭邑答:“我说过,但她没信。”

其实傅母的意思是,她难得回国一趟,下次再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干脆把大家都叫一块儿来热闹一下。

温别倒也没拒绝,只是问:“那我是不是以你朋友的身份去,比以女朋友的身份去比较好?”

“随便你”,傅昭邑捏捏她的脸,“不过你又没什么拿不出手的。”

几天后,等温别真正到了饭桌上,这才意识到,她没有以傅昭邑女朋友的身份去吃饭是一件多么明智的事情。

傅昭邑确实在哪儿都特别出挑,所以饭桌上阿姨们的话题也都围绕着他,从他做什么工作,聊到将来应该找什么样的老婆。

温别心虚地埋头吃饭,她丝毫不怀疑,如果她们知道她是傅昭邑的女朋友,别说她的年纪身份了,一定会把她家族谱都问得一清二楚。

不过,就算只是“傅昭邑的朋友”,躲过了长辈的问询,也没能躲过同辈间的攀比。

有这么一位女生——姑且称她为陈女士,坐在温别的右边,和傅昭邑同岁,是席上某位阿姨的女儿。

温别吃饭的时候还无意中听到大人开玩笑,说还想过把这位陈女士和傅昭邑凑一对儿。

倘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这位陈女士自诩“海归”,在国外混了个文凭回来后凭借关系进了留学机构工作,对温别好一番盘问。

陈女士问:“你本科毕业之后什么打算?总不会不念书了吧?”

温别看了一眼傅昭邑:“打算跟随傅老师的步伐,去美国上学。”

陈女士看她一眼:“去美国不错啊,刚刚说你的专业是管理学?GRE考出来了吗?还是说考了GMAT?分数怎么样呢?”

温别:“……还没考呢。”

这位陈女士越发咄咄逼人:“那要抓紧了。托福总应该考了吧,多少分呢?”

说实话,托福,温别也还没来得及考。

这个时候没考确实有点晚,但是也不至于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让她难堪吧?

没想到,不等她开口回答,坐在她另一边的傅昭邑却开口了。

他淡淡道:“她英语基础不错,雅思6.5的水平。”

其实温别也没考过雅思,不过她英语确实不错,不然当初在峰会上也不能被选为外宾的一对一志愿者。

而且,话从傅昭邑嘴里说出来,就多了几分可信。

雅思6.5,虽然说不上多么出彩,但也能算得上不错。

陈女士哪怕再想挖苦几句,也只好说:“美国院校对雅思接受度不如托福高,赶紧考出托福来才是正事。”

吃完饭后,几位长辈没有散场的意思,换了个地方继续聊天,傅昭邑便带着这几个小辈去了娱乐厅打保龄球。

温别可能被陈女士刚才那一番挑剔刺激到了,有些蔫蔫地走在队伍最后。

他们这儿正好六个人,有人便提议两两组队,三个队PK。

上一篇:过度沉溺 下一篇:我很高贵前夫不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