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方知我是我(58)

作者:客灯 阅读记录

罗大人惯是有眼力劲儿的,忙不迭应下,“臣定当不负圣上所托。”

踏出宫门的时候,罗大人擦了擦汗,暗叹道:“天家无情,权势惑人啊!”

虽然这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他只消做个唯命是从的小人,哪管大人物的吩咐是对是错是黑是白。

认真说起来,大夏谢氏皇族建立两百年,也还是从当今圣上起,才敢动了江湖武林。

大夏第一位皇帝也就是个市井泼皮无赖,揭竿起义都轮不到他,实在是江湖中人潇洒不羁,爱逍遥天下胜过金砖玉瓦,□□皇帝深知江湖中人好面子,索性就对他们礼遇有加,这般好处便是大夏边境,西北蛮人进犯,大夏兵卒无相抗之力,江湖侠士可以一当百;天灾人祸,朝廷募捐,江湖中人侠骨丹心,不忍百姓受苦,散尽家财。

罗向诚并不知百年前的江湖是否真如史料记载般,不慕名利,铮铮傲骨,但他知道,当今的皇帝陛下要对江湖人下手,要江湖侠士回归草莽。

他在位二十载春秋,龙椅上沾了不少亲眷的血,而如今的江湖中人都不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

正如眼下的暮河城楚家,寻影山林氏之流。

前两日到暮河城的时候就有手底下人回报,风华遗孤或许现身暮河城,令罗向诚欣喜若狂,正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过来,习武之人记性都不差,当年的林楚两家的家主发的誓可还历历在耳呢!

罗大人端坐台上,装作不经意间看到台下的青衣红衫,随口问了一句,“那二位姑娘不知是何门何派子弟?”

楚独傲心中一惊,这几日的流言蜚语他听的也不少了,也不信钦差大人真就是无意间注意到了秦姑娘二人,何况江湖儿女风雅有之,随性自在之人,丹青朱砂之色,比比皆是,偏偏他心知肚明,罗大人所言之人就是那位秦氏女。

他大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昨日罗大人说得已经很清楚了,只能怪这位不知真假的秦氏之女出现的正好,若依着往常,他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必将斩草除根,此时被利用过之后再杀也不迟。

秦姑娘愈发专注盯着台上的打斗,偶有精彩之际附和众人大声喝彩,倒真看不出来哪里不对。

只一上午,谢见涯才是真的筋疲力尽,他实在难以忽视周遭窥视的眼神,好在这一切随着秦姑娘被楚家主请去之后结束了。

试剑大会第二日,风华山庄遗孤,秦氏女秦楼月得楚家礼遇,这是后来江湖上的说法。

大会上午结束时第一个邀秦姑娘的人并不是楚独傲,华颜和谢见涯跟随秦姑娘身侧见了个旁的人,见到那人后,谢见涯就觉得事情朝着不可捉摸的方向去了。

“秦姑娘当真是秦庄主的女儿?”林孟生当着他家闺女和夫人的面直接问道。

秦姑娘端端正正行了一礼,起身回道:“林伯父不信也情有可原,任谁都当秦家女丧生在十五年前,今有清霜剑为证,血脉总做不得假的。”

林大小姐不可置信地听了父亲和偶然撞到的女子的对话,便是她再傻也知道那日撞上这人绝不是偶然。

“清霜剑那日我见了,你故意露给我看,现在又自报身份寻来我这儿,到底有何目的?”

“林伯父见谅,楼月的身份凭空出现,难以使人信服,林伯父贵为寻影山之主,若您能为侄女作证,武林豪杰才会相信。”

林夫人听了却是拧眉道:“秦姑娘既然能上清源山,何不请楚家主作证?”

林家和楚家虽是平而论之,说到底楚家的威信更高些,说法也更有信服力。

“我娘说的是,你要真是风华山庄的大小姐,找谁作证不是作证,为什么偏偏找上我爹?”

林大小姐不分时宜的聪明劲儿想必是很招人头疼的,也不像是江湖谗言的娇憨愚蠢之人,听着像是不满于秦姑娘多了个名门世家的身份,问的话却句句在点子上。

“天下人尽皆知,秦家历代家主佩剑皆由家主成年后自寻寒铁,亲自铸造,一生只配一剑,剑随主亡,名剑归鞘,非亲传血脉不出鞘。若非风华山庄遭灭族大难,清霜剑也该随我父而去,如今它在我之手,听闻林伯父曾与家父比试剑法,只是觉得请林伯父作证更令人信服。”

谢见涯做秦姑娘的仆从,听到此处只觉得自己这几日来太过愚钝,竟然想不到秦姑娘意欲何为,哪怕他如今仍是看不透,却也知道,秦姑娘对林孟生绝对没抱有善意。

单看秦姑娘一副毅然决然,又恭敬守礼的模样,言辞恳切就,就差没跪下相求了,正是如此,他才觉得不对。

朝夕相处十日,他也知道秦姑娘这人最爱把话本子里的演到现实中,他至今都分不清什么是演的,什么是真的,包括秦姑娘想杀他的时候,以及告诉他,她其实是真的想杀他的时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