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美味人生(3)

作者:范江江 阅读记录

大仇得报,死无遗憾,没想到死得不能再死的她却能在另一人身上重活一次。

从皮肤上残存的红斑,再结合脑海中的记忆,甄珍猜测这个身体的原主是因为急性荨麻疹导致的心衰而去的,记得以前致美斋的老食客棉花胡同的胡三爷也是因为相似的病症,突然人就没了。

原主染上急性荨麻疹估计跟精神极度悲痛有关,古有杜鹃泣血的典故,痛失挚爱亲人的经历她也有过,不能想,一想就痛彻心扉。

有节奏的磨刀声让甄珍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慢慢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前世她作为独女,被开明的父亲当继承人培养,心性、毅力不输男儿,既然可以再活一次,那就好好活在当下,在这个没有侵略和屈辱的新时代,代原主,原主的父母,以及自己的父亲和早逝的母亲好好活着。

里屋的门吱嘎一声开了,门后走出个穿黄底小猴子图案秋衣秋裤的小男孩,一头卷卷毛,皮肤像雪一样白,脸上眉目有些深,发色跟眼睛的颜色又有些浅,看起来像是个有着外国血统的混血小孩。

小孩背景确实有些复杂,八十年代有些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嗅到了苏联政策松绑带来的商机,往苏联,现在叫俄罗斯倒货,其中不少人确实发了家,甄家小姑见钱眼开,不听哥哥劝阻,辞了厂里的工作,学人家去当国际倒爷。

好几年都没音信,害他哥以为她出了意外,到处托人打听,好不容易把人等回来,钱没带回来多少,倒带回来个小婴儿。据她自己说是跟一俄罗斯族的中国人生的,甄家小姑把孩子往哥嫂面前一丢,回头跟一有钱的南方人跑了,又没了音信。孩子得上户口,要不就成了黑户,甄父没办法,托关系办了领养手续,把孩子养在自己名下。

这都是些什么糟心亲戚。

唯一让甄珍庆幸的是,甄父和甄母不像四五十年代生人那样兄弟姐妹一大堆,两边的老人去得早,甄父只一姐一妹,今早上门的大姑一家已经见识了,小姑不用提,甄母那边有个大舅和小姨,当年三线建设分别去了沪、渝两市支援,在当地安了家再没回东北。

所以,现在只剩甄珍和弟弟在这偌大的省城相依为命。

小孩觉沉,刚才客厅的动静并没有把他惊醒。小脸蛋睡得红扑扑,边揉眼睛边怯怯地喊了声“姐姐。”

甄珍赶紧把椅子上的东西收拾好,洗了手上前抱起小男孩,“宝库醒啦,要尿尿吗?”

小孩随舅舅姓,大名叫甄珏,小名叫宝库,可能觉得甄宝不够豪横,叫甄宝库,珍宝不按件算,咱有一库房珍宝,这霸气的小名让甄珍每叫一次都想笑。

宝库跟一直在外省念技校,毕业又在学校安排的饭店实习的姐姐不是很熟,眨着毛乎乎的大眼睛,把甄珍看了又看,才试探性地伸出小手,环住姐姐的脖子,小脸埋在姐姐的颈窝蹭了蹭,又抬起头,没回答要不要尿尿,而是问起昨晚临睡前已经问过的问题,“舅舅和舅妈呢?不要宝库了吗?”小孩奶声奶气的童音里带着丝害怕被抛弃的颤抖。

怀里软软的小身子让甄珍的心也跟着酸酸软软,带宝库来到窗前,窗台上放着一盆父亲以前的工友来吊唁时送的白菊,手指向一朵刚刚打花苞的小花骨朵对宝库说“这花骨朵就像我们小宝库,”又指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这个是姐姐。”

摸向剩下两朵已经开败枯萎的花,甄珍语调轻缓“这两朵花是你舅舅和舅妈。人哪,就像花一样,从小花骨朵慢慢长大开放,开过之后再慢慢泛黄败落,花瓣变成了花盆里的养料,有了养料我们这些小花才能开得更好。我们这些小花要多吃饭,要开开心心,因为变成养料的大花就在我们身边,在看着我们呢,我们都要好好的。”

小孩子即便理解不了死亡的意义,但大人也不能让孩子一味回避死亡,她以花作比让宝库慢慢接受亲人不在的事实。

小孩还小,这么说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甄珍没带孩子经验,心里也没底。

显然宝库的理解能力不一般,摇了摇头,小手指向巷子口的大树“舅舅不是花花,舅舅跟舅妈是大白杨,会永远保护宝库的。”说完也不忘那两朵枯萎的白菊,胖手爱惜地摸了摸泛黄的花瓣,童音软糯,“宝库要好好的,姐姐也好好的。”

甄珍眼神柔软,刚过三岁的小孩懂事得让人心疼。

害怕的情绪得到缓解,宝库拍了拍肚肚,“姐姐,吃饭。”

甄珍正要抱弟弟回卧室穿衣服,透过二楼的窗户见楼下并排走过来三个女人,是她现在的邻居,左边的白白胖胖,她喊朴婶,朝鲜族,甄家对面的朴家大冷面就是朴婶夫妇开的,中间的气质纯朴,在朴家隔壁卖朝鲜拌菜,孩子们都称呼她赵姨,右边的高挑明艳,挨着甄家开了个卖高丽参的小店,姓钟,她平时管她叫小燕姐。

上一篇:灿烂的小多肉 下一篇:勃艮第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