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宫之令妃传(773)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红颜没有服从太后的话,毅然上前,跪在女儿身边道:“六宫规矩森严,佛儿虽是公主,也不可违背规矩。太后娘娘出面教导,是这孩子的福气,却是臣妾的愧疚。还请太后娘娘给臣妾一个机会,让臣妾把佛儿带回去教训,这孩子打骂宫人的事,臣妾一定给您和六宫一个交代。”

“孩子?”太后冷冷一笑,“佛儿的年岁也不小了,若非皇帝要留在身边,早该出嫁和亲,为朝廷为皇室做出该有的担当。”

红颜不言语,太后便继续道:“可她这个样子出嫁,只会给皇室丢脸,和敬从小就上书房读书写字,学得一身才情品格,这孩子却终日疯疯癫癫胡闹嬉戏,像什么样子?”

“皇祖母……”佛儿有些忍不住,她想告诉太后,她该念的书一本没少读,琴棋书画,皇阿玛和额娘都为她请了最好的老师。练字因为手有残疾,小时候屡屡要放弃,额娘狠心责打也要把她按回书桌前,她只是没有上书房罢了,绝不比和敬姐姐差。

但红颜按了佛儿的手,反责备她:“皇祖母的话,记下了?还不快谢谢皇祖母教诲?”

------------

第489章 您先回避可好

佛儿满心不服,可不愿额娘再为她承受委屈,便朝太后磕头谢恩,口中念念有词。终于在红颜无限放低姿态的卑微下,在华嬷嬷不断地说好话下,母女俩得以全身而退。

离开宁寿宫时,红颜向华嬷嬷欠身致谢,嬷嬷却笑:“娘娘若是谢奴婢,奴婢在太后跟前反不好交代了,奴婢不过是不想太后太生气罢了。

红颜知道嬷嬷的好意,心中越发感激,也不愿在宁寿宫多停留,带着佛儿便走了。

母女俩回去的路上,佛儿紧紧拽着额娘的手,经过她刚才责罚宫女的地方,忍不住道:“额娘,是我不好,又让您被皇祖母责备,下回我一定谨慎些。”

红颜问她:“还有下回?既然知道错了,那回去是打板子还是跪砖头?”见小姑娘迷茫惶恐地眼神,又心疼又好笑,搂过心肝宝贝说,“傻丫头,你是为了弟弟才动怒,额娘谢你还来不及。再者,就是你把紫禁城拆了,额娘要碰你一手指头,也得先问问你皇阿玛不是?”

见额娘如此宠爱,佛儿心里的不悦散去,娇滴滴黏着红颜撒娇,太后不过是白白显摆了一场威严,对于母女俩,并无半点影响。而关于谣传十四是灾星的事,红颜驾到孩子,动怒镇压是一种态度,不予理会更是高姿态,那些人倘若真正畏惧十四阿哥的“魔力”就根本不会乱嚼舌头,难道不怕报应?他们不过是闲来无事,不过是想看延禧宫的人发急,既然如此,那就绝不能成全他们。

红颜对佛儿说:“你长大了,有些话额娘可以说得了。你看所有人都说太后娘娘与额娘关系恶劣,可你皇祖母是动一动手指头就能碾碎额娘的人,额娘为什么还能全须全尾活到现在?你皇阿玛的庇护是有,再有就是额娘不在乎,她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额娘都不在乎,那一切都是太后自己的事儿,与额娘没半点关系。”

红颜道:“人言可畏,那又如何?咱们就非要输?”

比起太后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喊去教训,母亲这些话,才叫佛儿更受益,连关于上不上书房的事,也懒得向人解释。额娘一早就对她说,琴棋书画是为了让她在人生里有乐事可做,并不是拿来人前显摆的技艺,她是公主,又不是艺人。

虽然这件事红颜自己就妥善了,可还是在六宫流转,一直传到皇帝跟前,吴总管小心翼翼叙说里头的事,转达华嬷嬷的话道:“令妃娘娘没有与太后起争执,更没有让公主耍性子反抗,太后说什么便是什么,两人好好地就退下了。嬷嬷说既然娘娘这样的姿态,还请皇上斟酌,若非要为此和太后争对错,倒是令妃娘娘没意思了。”

弘历颔首:“你告诉嬷嬷,让她放心便是。”

吴总管领命,又道:“太后娘娘派人告诉皇上,忻嫔娘娘眼下将在腊月初分娩,眼下母子平安。”

弘历想了想,问:“朕是不是很久没去承乾宫了?”

吴总管道:“七月以来,朝廷后宫许许多多的事牵绊,皇上不止很久没去承乾宫,招幸后宫妃嫔也极少,太后当不会为此生气,奴才以为,娘娘不过是想提醒您一下,还有忻嫔待产中。”

弘历苦笑:“你不说,朕还真把她忘记了,既然提起来,你送些东西过去,就说是朕赏赐的。”不忘加一句,“给兰贵人也送些,也是朕赏赐的,往后忻嫔有什么,兰贵人也有什么,不必少不必差,一样就好。”

果然,当承乾宫收到皇帝久违的关照,可送来的东西却一模一样同样给了兰贵人一份,秋冬以来兰贵人也极少见到皇帝,本以为今天的好事也是冲着有身孕的忻嫔来,谁想到自己还能被皇帝惦记,乐得在忻嫔面前好一阵显摆,最后不得不被慧云劝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