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151)

作者:大芒 阅读记录

程先也是三个嫌疑人之一。

“程先和吴敬、游仁昊交情那么好?”黎原问。

“只是为公务而已。程先因兵改要往各地勘实镇军军马数,最忌账面军马和实际不符。他常年不在兵部办公,和我们都没什么交情。程先这样做也是对的,情形对吴敬已经很不利,谁知道游仁昊又要编什么,唉,我们终究是寒门,势单力薄,怎么斗得过他呢?”

“秦兄,怎么了?”黎原察觉秦广的脸色有异。

“没什么,只是程先常年埋头于案牍,醉心算数,和我们都极少往来,下面的人要送他好处,他从来不收,是寒梅般的君子。难得他有这么通人情世故的时候。”秦广答道。

李非等人觉得这话分不清褒贬,也许背后还有隐情也说不定。

从寥寥数语中得知,这个程先智力高于常人,来兵部没多久,阅遍了库房的书,对全国兵马如数家珍,有一次殷莫愁来兵部要个数字,大家绞尽脑汁报不出一个准确答案,不同人报的数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殷帅大发雷霆,程先刚从外地回来,一进门,凭口算就算出来。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很醒目,但木秀于林,像程先那样的多少会被同僚排挤,程先似乎清楚这一点,经常外出办差,刻意回避官场倾轧。

“对了,”李非最后问秦广,“如果我告诉你嫌疑人在程先与游仁昊二者中间,你觉得会是谁?”

秦广不傻,听出李非这么问,其实将自己当作嫌犯,就连这个问题本身也是判断他是否凶手的一部分?

他不假思索道:“游仁昊。”

“何以见得。”

“那帛金礼单上的一千两白银,就是游仁昊出的。”

听罢,余启江和黎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们来找秦广,本准备有此一问。

李非调侃:“哟,听上去还有点良心?”

“不,他贪图富贵、卖身求荣,简直是寒门之耻。”秦广嗤之以鼻。

“六部已经被世家尽得其五,所谓得陇望蜀,刘孚做梦都想吞下兵部。就看这几年,他们总和殷帅唱反调,极力拖延兵改计划,妄图以此在兵部分一杯羹。

地方上已有刘孚安插的镇军将军,如果兵部再落到刘孚手中,他们就有底气,下一步,将夺取殷帅手里的禁军和四境行台军权。所以夺下兵部,对世家是重中之重。程尚书到休致的年纪,刘孚早已盯上未来兵部尚书的人选,吴敬一死,他们就可顺理成章推举游仁昊上位。”

豪门之所以能够成为世家,绵延一代又一代,不是因为他们会霸凌寒门,比起单纯的霸凌,朝堂中更多的是力量转化。

而寒门出身,入赘相门的游仁昊就是这个最佳的转化人选。

世家与寒门之争的理论,程远和黎原提过,因此黎原听得频频点头认同。

“程先没机会吗?”李非问,“毕竟他是寒门中仅次于吴敬的突出代表。”

秦广大摇其头:“他不可能有机会。殷帅虽看重他,也绝不会提拔他做兵部尚书。能进兵改署已是他的极限。程先现在外办差,等你们见到他就知道了。”

本着“不可尽信”的态度,李非不置可否,而且秦广将程先视为自己人,将游仁昊视为仇敌,再去问缘由毫无意义,李非等人于是与他告辞。

望着秦广远去的背影,李非问黎原:“你相信秦广说的是实话吗?”

黎原一愣:“他不像凶手,那么有诗情的读书人……”

原来驸马爷还在念念不忘跟秦广对对子。

李非摇头:“你呀!怎知秦广不是骗你?两句诗就要跟人引为知己啦!”

黎原虽极聪明,却心思单纯,一下被李非戳中了软肋。他开朗疏阔,不计较钱财和地位,以前常有各种人围在身边。

反思片刻,因道:“爷爷也曾告诫我不要总是轻信人。可我……我把兵部当自己家,总觉得不应该恶意揣度同袍。”

“好吧,”李非无语,“秦广是不是凶手还两说。但至少不是吴敬的同性恋人,他们是知己,却不是那种关系。”

“你怎能确定?”

黎原有点被李非绕糊涂,刚才不还说秦广可能骗他?

李非抄手一搂,把黎原结结实实搂进怀里。

这个亲昵的动作让黎原一惊,接着李非又像狗似地把小驸马爷浑身一嗅。

“我、我知道是、是大哥为了查案方便,故、意让人误会你是殷帅的男、男宠,倒也不必表现给我……”

黎原结结巴巴的样子把李非惹笑。

“哈哈哈。”李非大笑着推开他。

黎原:?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裳马靠鞍。就比如我现在这副打扮,如果不开口说太多话,他们便自觉的以为我是殷帅男宠。刚才的行径,也能让人对你误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