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234)

作者:大芒 阅读记录

多疑心发作起来,靠言语是难以打消的,非得亲眼见了才算数。李非是楚伯看着长大,这孩子的焦虑不安和自我怀疑都被楚伯尽收眼底。

李非摇头:“一言难尽……”

“那得了。”

楚伯还是那个无情的楚伯:“本来想说殷莫愁交代调查黑市的事,我已经查清楚了。正好顺带发现了其他事,打算带你去个地方,见个人,算了算了,既然你和人家掰了,就别管了。”

听和殷莫愁有关系,李非立马从床上弹了起来:“去哪里!见什么人!”

楚伯:……

明明还要继续“死缠烂打”,装什么失恋!

出了京城,骑着马,但平时风风火火的楚伯一改常态,提醒说:“不着急,午夜才是那里最热闹的时候。”

于是小半个时辰后,两人落马,站在一座大寨子前。

李非远远望着:“传说中的京城鬼市。”

“也叫蝙蝠寨。”楚伯说,“别看这些江湖人没有文化,取名字倒是挺有意义,比如蝙蝠这种生物,每当夜幕低垂,便会在空中是从翱翔,捕猎小虫为食。都说来了蝙蝠寨,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一夜倾家荡产,不过大部分还是来做非法交易的。”

蝙蝠寨,在朝廷的地图上是个不存在的地方。

追本溯源,前朝开辟护城河时,因施工问题改道,废弃了一段。先是有帮闹饥荒的难民选择这里依水而居,渐渐成为难民的港湾,后来索性建寨。各路江湖人马不断涌入扎根于此,地下买卖蓬勃发展。因其位置在京城边界外,又不属于某个州县,久而久之就成了三不管地带。

在传说中,蝙蝠寨是生人勿近的地方,是黑市的温床、逃犯的天堂,哪怕京兆府最英勇的衙役,乃至大理寺的官员也不敢轻易走进这里。

因为这里只有贼,没有兵。

山寨的路口,一个少年戴着斗笠、双手抱胸在等他们。

李非盯着瞧了半天才看出来:“是……小迪吗?几个月没见,大变样了!”

少年:“师叔公好!”

李非微讶:“乖孩子。”

不怪李非大惊小怪,那少年赫然是唐门年轻一代弟子里最优秀的唐迪。

过年前的吴敬被杀案,全靠唐迪活捉凶手长臂男。那时他还是个被李非逗一下就会扁嘴的少年,易被激怒,话锋狠绝,凌厉得像一把刚开刃的刀。

但现在……

不但蓄起胡须,还主动喊李非“师叔公”,李非有点得意,伸手捏人家肩膀,却被唐迪斜眼躲开,捂了下鼻子。

满身酒味,被嫌弃了。

李非:……

唐门虽是江湖人,却是江湖中的贵族,爱干净是家族遗传。

李非为挽回面子,只好问:“你和那小娘子过得好吗?”

唐迪这才露出点笑意:“她知道我今天来见小师叔公,让我代她向您问好。我们已经在京郊有了住处,虽然是暂时的落脚点,对我们也算一个家了。得空,小师叔公要来坐坐。”

原来,唐迪爱上一个青.楼女子,但奈何唐门是江湖贵族,规矩森严,唐门弟子娶妻要么是本门女徒,要么也至少是当地身家清白的女子。

但唐迪偏偏死心眼,只认准这个小娘子。少年的偏执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李非一方面出钱替她赎身,另一方面写信回去向唐门老祖宗求情。唐迪的师傅这才松口,只是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接受青.楼女子当徒媳妇,暂时回不了唐门成亲,只能在京郊先安家。

为了报恩,一向讲规矩的唐迪只好替李非做事。看样子,今天调查黑市的活儿也是他代楚伯做的。

唐迪招招手,立马有个侏儒从角落钻出来。侏儒先是给唐迪鞠了一下,又给楚伯也鞠了一下,看了眼李非,带着满脸狐疑也鞠了一下。

侏儒前面带路。

楚伯说:“蝙蝠寨画地为牢,有自己的江湖规矩,外面人很难进来。哪怕是我们这样的大生意人,没有保荐,花再大价钱也休想买到想要的东西。好在有唐迪,在这里的几个头目给他面子。”

他们穿过一座小桥,说是桥,其实就是拼凑的几块木板。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木屋,高高低低,一间连着一间,一眼竟望不到头。

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味道,廉价的胭脂味、烧肉味、酒味,还有各种排泄物,动物腐尸的恶臭。道路像树根一样盘根错节,从护城河已流出来的水路像蜘蛛网,又细又长。

孩子们在肮脏的水面嬉戏,争相抢夺一个点着蜡烛的白色陶瓷水灯。

走近了才看清,那竟是一个人类的头盖骨。

这里的一切充满无序、黑暗、密集和未知。

像迷宫一样。

确实算得上黑市中的黑市,但实在很难和孙哲这种弱质彬彬的形象结合到一起,李非忽然有种预感,这里隐藏的秘密也许并不是关于孙哲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