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公主裙下臣(153)

作者:明朝望月 阅读记录

她突然现在想回家了。

爹,你给女儿也介绍一个吧,不然一个人也太悲伤了。

马车行至山脚便停了下来,魏长宁下来李澄明便替她戴上鸭毛披风,孟阿绥双手捧着哈气,见状心里更加戚戚惨惨。

“这儿是李国皇陵,我在皇陵后头修了一座别院。”

李澄明回头伸出手来,“阿宁,我带你去看看我母亲。”

山路积雪十分打滑,但好在这些雪厚重严实又未曾化冰,沿途又有铁索链条攀附,对于常年习武的魏长宁和孟阿绥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铁索毕竟冰凉,李澄明一手抓着铁索另一只手却拉着魏长宁让她抓着自己的手,他是知道魏长宁畏寒的,却没想到此番她口中一点怨言也没有。

“我曾经听母亲说过,相爱的人共同爬过一座山,便能相守一辈子。”

李澄明突然开口,不料魏长宁道:“世间比爬山难的事情多了去,若真这样,天底下哪里来那么多痴男怨女。”

玉龙雪山千年积雪不化,魏长宁登上这积蕴百年龙脉的山顶,只觉巍峨之气浩然于胸腔之中。

李澄明并未领魏长宁去主陵,反而带她去了另一边的小小妃陵。

这妃陵不大,旁边种了许多青葱树木,与肃穆帝陵比起来倒多了几分一些生意。

妃陵成色极新,李澄明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墓碑上的积雪。积雪散尽,隽永字体赫然入目。

原来这便是李澄明母亲的陵墓。

“这里头是没有我母妃的尸骨的。”指尖划过,李澄明突然轻轻说了一句,“我母妃的枯骨早已葬于皇宫某处不知名的水井里头了。”

“我从小便想着若是我母妃还在是不是就可以护着我了,可惜不是,她连自己都护不住。”

李澄明轻笑一声,面容上是魏长宁从未见过的哀伤。

“一个战乱逃亡来的魏女,怎么可能在李国皇宫安然无恙的生活下去。”

李澄明负手而立遥遥看向远处,他突然伸手指向远处,那亘古不息的源源长河。

“朕希望有朝一日天下国度再无分界,盛世百姓和乐无虞。”

这是李澄明第一次在她面前郑重其事的自称为“朕”,这一刻魏长宁突然就看懂了他。

李澄明不再是一个代名词,一个端方雅正的翩翩公子的代名词,他的过去也不再是卑劣低贱的魏子明。

魏子明、李澄明,这些都不是他。

或许也都是他。

他是李承明。

有艰辛难以诉说的心酸过往,也有始终如一的初心,更有天下归一的壮志。

原来这才是他。魏长宁突然笑出了声,亏她还一直纠结魏子明和李承明,原来这两个人都不算他。

“山河无界限,日月接锦绣。”

山脉连绵而起伏,江水波涛而不息。魏长宁仰头看向李承明,她道:“天下盛世,皆会遂你我心意。”

那你呢?

李澄明没有说出口,他怕魏长宁再次拒绝,也害怕听到他的答案,于是他只说:“阿宁,我带你去个地方。”

魏长宁没有说话只是由着李澄明拉着她走,多年的习惯她早已对李澄明生了依赖。

李澄明带她弯弯绕绕渐渐又回到了半山腰处,看着眼前梅花烂漫的场景,魏长宁不禁问道:“怎么我刚刚上山没见到?”

“这是我的秘密基地。”李澄明面上染了桃花般的笑意,比之满院腊梅,腊梅犹恐失色。

“或许我可以把它称作梅花源?”

魏长宁噗嗤一笑,她突然发现李澄明还有点可爱,明明举止投足都是成熟体贴,有时候偏偏又有些孩童的幼稚。

推开轻巧的篱笆小门,入院便是满座梅花树,清幽香气席卷鼻尖,循着香气往里头走便见一竹屋立于梅花掩映之中。

“你喜欢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李承明颔首,“我很喜欢这句诗的韵味。”

还挺有文化。

魏长宁拨弄伸进窗的梅枝,打量屋内陈设。屋内一床一桌一椅,其中书桌缝隙上已经落了不少灰,看起来应该有段日子没住了。

“李承明,你在这儿住过吧。”

魏长宁擦了擦手上的灰,就着床边坐了下来。她随手翻过枕头下的一本书来,竟在里头找出一小片梅花干花来。

魏长宁拎着那干瘪梅花笑眯眯的对李承明道:“你平素看书便喜欢将花充作书签。”

干瘪梅花虽失了光泽,却仍留些微末清香来。

“你们文人觉得是风雅之事,可我瞧着可真是辣手摧花啊。”

魏长宁咂咂嘴,又摇摇头。

“阿宁比不得旁的花,我哪里敢摧之。”李承明推开窗子驱散了屋子里头的霉味 。

他莞尔回首,定定地看着魏长宁,“我恨不得造一座金屋子将你这座娇花拱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