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公主裙下臣(80)

作者:明朝望月 阅读记录

“开什么城门?”太守急匆匆从城内赶来,他指着下面魏长宁的军队说:“是敌是友谁知?万一又是长信王世子的阴谋呢?”

“开城门不是直接将南山关拱手让给他人吗?”

“你见过哪家军队自相残杀的?”宋文南瞪了太守一眼,谁知那太守仍固执己见,不肯开门。

魏长宁早已等得不耐烦,有将士坐在马上扬声喊道:“长公主奉命支援,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开城门!”宋文南大喊一声,见太守还要多言,他便喊道:“南山关我们守不住了!没了长公主,我们刚刚就已经被破城了!”

宋文南一把推开吴太守,亲自下了城楼迎接魏长宁的到来。

“臣参见长公主殿下。”

整齐嘹亮的声音随着城门的缓缓开合而响起,魏长宁勒紧马绳,夹紧马腹,带领大军进入南山关。

被长信王大军困了好些日子,城中人都人心惶惶。见了这位京城来的长公主,又瞧见后面跟随的五万大军,便心安了许多。百姓们站在路两侧,都好奇的打量着魏长宁。

这一刻人们的目光不再是对骄慢长公主的憎恶,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这就是我守护这片土地的意义。”魏长宁转头看向他处,似乎是在自言自语,“我也如愿实现了对先皇的承诺,不负新皇不负山河。”

“末将宋文南拜见长公主殿下。”宋文南骑着马来到魏长宁身后。

魏长宁认得他,刚刚执意要开城门的便是这位宋文南,若是她没记错,这位宋文南应该只是南山关的一位小小参将。

“刚刚我见你和太守似乎有些争执?”

宋文南清咳一声,大约没想到她观察如此细微,只是在城楼上的小小争执都能被她瞧了去。

“太守为人谨慎,怕贸然开城门有什么猫腻罢了。”

哪里是怕有什么猫腻,分明是不想让她进城。魏长宁心知肚明,她对宋文南说:“南山关我比不得宋参将熟悉,这些日子还请宋将军带着我各处走走。”

宋文南求之不得,他抱拳,“臣领命!只是长公主……”他有些犹豫,踌躇间听魏长宁说:“大丈夫扭扭捏捏做什么?有话直说便是!”

她这样说宋文南反而大了胆子,他直言不讳,“不知殿下想要在南山关呆多久?”

“自然是击败长信王大军再走。”

宋文南的心又重新放下了,他生怕魏长宁此次解了南山关之急便班师回朝。太守或许不知,但是他作为参军心里深深明白只要长信王大军卷土重来,南山关照样撑不住。

“关外虽只有五万大军,可末将听说长信王联合多地王侯联合骑马。还有……”宋文南冷不丁和魏长宁的眼睛对上,然后他听见魏长宁几乎和他异口同声的说:“此番进攻魏曜并未派出全部兵力。”

“几乎殿下一来,长信大军便一哄而散了。”宋文南眼眸深沉,“我在城墙上瞧着,至多不过两万人马。”

“那你们还打得这么狼狈?”

魏长宁说的有些直白倒让宋文南有些不好意思。他一脸愤恨用手攥紧马绳,“多年战事不起,入伍征兵人数一年一年裁剪下去,南山关守兵早已不足五千。”

南山关可是通往京城的要道,兵力竟然已经如此单薄?她继续问:“那一旦有大军压境,你们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若是大军压境,一般会选择向周边城市救援。南山关离京城最近,一般京城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

“可见过魏曜?”谢丞攥紧佩剑,目含冷色。

宋文南楞了楞,他和关外大军僵持多日,的确没有看见长信王世子的面庞。

“派两个人去查探魏曜的去向。若是不在军队中……”魏长宁深思片刻,对宋文南道:“集中兵力,剿杀全部残军。”

“恐怕不需要长公主费心了,长信王的关外大军已经全部撤了去。”太守穿着黑金袍子慢慢骑马过来,他显然不精马术,坐在马背上摇摇晃晃,非要人拉着才可以稳步前进。

“撤兵?怎么会!”宋文南一脸惊愕,魏曜的三万大军在南山关耗了一月有余,怎么可能此刻说撤走便撤走。

他回头问身边守卫,“刚刚可统计伤亡人数?”

侍卫有些难言,抬头又低头反反复复好几次才犹豫道:“敌方共死了四百五十七人。”

四百五十七这对于魏曜的三万大军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魏长宁心中生疑,她问太守,“其余军队去了何处”

“这……”吴太守把玩手里头的玉扳指,抚摸着自己的山羊小胡,一脸的高深莫测。

“我一个小小太守哪里知道这么多。”

“这是军情!你不会打探的吗”看着太守沾沾自喜的样子魏长宁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这么蠢的脑子怎么当上太守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