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为傅恒妻(114)

作者:Rehearsal 阅读记录

美岱摇头:“道理我也都懂,可是你们谁能劝得住端放呢?”

美珊看了美岱一眼,两人的视线触在一起,美珊终于明白了美岱眼神中的意思。

美岱有她的顾虑。

她认为,纯懿与宁琇是同胞兄妹,无论他们之间闹得有多么不开心,宁琇打小就是疼爱纯懿,总会愿意软下心肠来与妹妹重修旧好。

而美岱美珊姐妹俩与纯懿不同,她们与宁琇虽因所谓的过继旨意而名为亲姐弟,可实际上不过是堂姐弟,素来也没有亲近往来。

她们这个时候开口,指手画脚地对宁琇的做法表示不满,恐怕会遭来后者的反感与厌恶。

“之前端放不是说好了,要等纳喇氏生产之后再出海吗?怎么好端端又变了?”美岱回到开始的话题,她并不清楚使得宁琇更改行程的背后原因。

纯懿淡淡地回答道:“有位传教士说,两个月之内海上或将要起风浪,到时候就不适合出海的行程了。为确保航行安全,南边的船队送过来消息,他们决定提前启程。”

“那些大胡子传教士是有些水平的。我之前听夫君说,他们有些预言准得很,跟算命先生似的呢。”美岱挽纯懿拐过了弯儿,前面忽然出现一片青翠茂密的竹林,后头似乎掩一大片雪白的墙壁及墨青色的屋瓦。

美岱指那藏在竹林后边的建筑物说:“那就是之前我夫君要建造的私塾。”

“给曹家人的?”

“是——也不全是。”美岱参与了这项工程的绝大多数环节,因而她说起来是详尽准确且头头是道。

“原本夫君想是给曹家子嗣作私塾用的,怎知曹家后人当年因难离散,如今能寻回来的亲眷也没有多少了。即使是寻回来了,也少有愿意就此定居在京城的人家。毕竟都好些年了,他们大多都谋了别的生计,不像从前祖宗那代人那样重视学问及科举。”

“后来夫君就说,那索性开个对外招收孩童的私塾,让曹家后人有些学问的在里头任教职,多给些体面工钱,算是成全了酸腐书生的那点儿自尊心。”

美岱在提及“酸腐书生”四字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反感的。她照搬了丈夫的原话,但她打从心底里不认同他的偏见。

叶赫那拉氏毕竟从她们的曾祖父明珠那一辈起就有重视学问的传统,往后还出了像纳兰性德这样的大文豪,而揆叙等人也都钟爱古籍字画藏书,一贯是喜好风雅的世家。

若要划出一类“酸腐书生”,那与她们家族先祖长辈也分不开干系。

纯懿倒显得平和许多,她温和地开口回应道:“大姐夫这话说得有趣,话糙理不糙。不过,我看这儿是西郊,附近大多都是农户及租住于此的外乡人,竟也有那么多人家愿意把孩童送进私塾读书?不会是你们倒贴了学费吧?”

“可不就是。”美岱也有些无奈地笑了,“只是也不花多少钱。夫君正好在这里有十多亩良田及庄子,有些产出收成,从中抽出四成填在私塾里,也就够了。”

“私塾里的学生,大多也是咱们庄子里及田地上做活的农家的孩子,还有附近租用别家土地的农户他们家里头的孩子。这些农户都是贫苦人,为咱们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活——”美岱顿了顿,“我早先看过他们干活,虽说不似西北那边把人当牲口驱役,可到底也是出卖力气的活儿,实在是做得辛苦。”

“咱们办这处私学,就算是对他们稍作些弥补罢。”

纯懿容色平淡地颔首。

“长姐你是这样想的,只怕姐夫不是这样想罢。”美珊开口说道,听不出她语气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哪里能看到这一面?哪里会有这样的心肠。”

美岱但笑不语,引两位妹妹继续往前走。

三人沿小道往前走,穿过竹林就到了私学门前。

私学外围只粗粗用竹片扎了一圈篱笆,只是及腰的高度,站在门口往里面瞧,就可以轻松看到平房里那些捧书册念书的农家孩子。

“他们如今念的教材,都是先平郡王福彭在世的时候亲自挑选的。”美岱握手炉,为两位妹妹介绍道,“也不知今日在里头教书的是哪位先生。”

她正说,身后忽然由远及近响起一阵马蹄声。两位年轻人骑马而至,其中一人穿了青衿长袍,另一人烟灰色外衫,都是一脸年少意气明朗。

纯懿不认得他们,美岱和美珊却与他们熟悉。

“福晋。”那位穿烟灰色外衫的少年郎下马,拱手向美岱行了礼,又侧过身向美珊问好,“婶母。”

“福晋与婶母在一块儿啊。”穿青衿长袍的年轻人拎两壶酒匆匆忙忙赶上他的同伴,也补上礼数,只不过他说话的语气显示出他在性情上的随性潇洒,“这位女眷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