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100)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身后有二童子打着日月障扇,左右伏着口吐孔钱和元宝的青龙白虎,奉九看了一眼,拉着脸,没话说;宁铮细细看了看,低声笑道:“岳父这灯倒是好彩头。”

奉九心想还没成亲呢套什么近乎,嘴上却只是讪讪地说:“听说都三年没换过了。”就这么个老财神灯也好意思年年拿来凑数,所以唐二爷也早在奉天商界赢下一个响当当的雅号——“唐财神”,说好听点叫节俭,实际上就是抠门儿。

但因为寓意好,加之一直在库房里不见日头好好保存着,所以看起来还是有九成新,很多观灯的人虽然嘀咕着“去年好象就见过了啊”,“哎前年好象也见过呢”之类的话,但还是会规规矩矩行个礼,可见财神在哪儿都受欢迎,哪管新旧。

接下来的花灯都是孩童喜欢的——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大闹蟠桃会、哪吒闹海、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整个一古典小说经典场面荟萃,此地自然聚集了众多带着小把戏来赏灯的父母们,已经到了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地步。

此时恰一波人潮挟着喧嚣的声浪朝他们涌来,声势不小,宁铮一看不妙赶紧伸手要拉住奉九,只可惜不过一个错身,他们已经被人潮挤散了,宁铮又急急地虚空抓了一把,但显然二人还没有长出那根叫“灵犀”的犀牛角来,奉九一点伸手回应的意思也没有,宁铮眼睁睁看着她的一张脸皎如天上月,平静地注视着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一双在灯光的映衬下越显灿烂的双瞳毫无波澜。

宁铮赶紧回头逆着人流走,只可惜现在饶是他有再大的力气也拗不过群众的力量,只能被人潮推着向前走了。

奉九其实也本想再看一眼身后的人群,虽说宁铮身材修长个子高大,但东北人普遍身高较高,再加上今晚骑在父亲或其他男性亲属肩上的小把戏很多,所以还是没看见。

奉九也不以为意,这毕竟是她的老家她的地盘儿,所以心下安稳全身放松,倒乐得被人潮簇拥着,走到哪儿就停在哪儿:赏赏花灯,顺便听听奉天人闲聊的下巴嗑儿,也是有意思得紧。

大型花灯都在前面,后面铺开的花灯规模都偏小,而且摆放的位置渐渐分出枝枝叉叉,她随意地四处游走,再到后来就是很多做买卖的小商贩的灯谜摊子了,她每次都是走到最中间的灯去猜灯谜,因为灯谜的难易程度都是从右向左越来越难的,中间的灯谜难度适中。

奉九猜出了不少灯谜,比如“没钱买鞋穿(打一成语)”,就是金无足赤;“毛领子(打一秦代人名)”,就是项羽呗;还有“直到七一人成双(打一城市名),”就是奉天。

当然,难度适中的她还凑合,特别难的她就不行了。

这时她看到一个非常难的字谜,老板也是把它挑在了竹竿的最高处,奉九是无能为力了:一条谜语分谜面、谜目、谜格,想解字谜,不但得知识广博,还需要熟悉常用借代语,奉九没下过功夫,所以看到这个谜语立刻头大起来,不禁怀念起猜灯谜无往不利聪明绝顶的大姐来了。

顺带着想起十二岁那年的元宵节和大姐、虎头一起出来看花灯猜灯谜的往事,那个时候的心情,即使现在想起来,都是愉悦到了极点,蒙着一层朦朦胧胧的轻纱似的,美得让人多少年无法忘怀的。

记得大姐当时猜出了一个摊主设了十年都没人猜得出来的绝字谜,不但威震全场,而且让路过的一位清朝老翰林大为震惊,后又特意上唐府考校了大姐几个问题,然后心悦诚服,亲笔书写了一幅字“奉天奇伶”,以表达对大姐出众的智慧的赞赏,这也是大姐从此在奉天豪族里闺秀排行榜上常年拔得头筹的起因。

这一段时间,影影绰绰得知,大姐似乎已经到了莫斯科,看来是要坚定地追求心中的理想了;而虎头,此刻应该正在美国刻苦攻读建筑学学位。

奉九不免黯然,姊妹和童年小伙伴就这么各奔东西,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各自的生命历程吧。

她猜出了那么多难度不算小的灯谜,却还一个奖品也没领,此时,奉九感到脚有点冻麻了,想着该回去了,她决定随便要个奖品,于是走上前,跟一个脸冻得红红的摊主说出了一个灯谜的谜底,摊主先是被奉九的美貌震住了,随后赶紧殷勤地递给她一串山药球。

她又掏钱买了这个摊主最贵的三盏花灯,史湘云的打算送给奉灵,孙悟空的送给不苦,梅花鹿的送自己,乐得一晚上没开张的摊主眼睛放光,奉九也是心满意足,于是皆大欢喜。

她拿了东西,站在当地,上下左右地看了看,东西南北她还是认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