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417)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芽芽抬头看到母亲身边正好走过一人,臂上蹲着一只黑老鹰——那鹰精气神儿十足,一看就是伺候得相当精心,眼神锐利无比,看谁都瞪着眼,好像都欠它至少八百吊似的,倒是让娘儿仨一下子想起了奉天那只海东青;不过奉九知道,海东青平安无事。

芽芽本就淘气,比那小猴子还要多两手儿,于是扯了扯奉九的衣角,领着俩孩子跟着就走了。那人进了一个叫“龙海轩”的大茶馆,他们跟着进去,发现罩栅上挂着好多竹篾、铜架、镀金的鸟笼子,里面红蓝靛颌、暗绿绣眼儿、红嘴绿观音、凤头……应有尽有。

“提笼架鸟”,本就是八旗子弟的嗜好,这些鸟儿在主人不动声色间已较上了劲儿,正一套一套地比划着,看谁会叫的花口多,谁的鸣叫声更清脆悠扬。龙生和芽芽都没见过这架势,满脸惊讶地看着;奉九找了一张空桌子,拉着他们坐下,跑堂的过来,奉九要了一壶“珠兰茶”。

跑堂的赶紧介绍说现在珠兰花还没到最好的季节,有用特等老竹大方加了漳州米兰窨制的“米兰大方”,可还行?

自然不错,跟珠兰稍显寡淡的气味儿比起来,奉九更喜米兰细细幽幽的香气。

一会儿茶水上来,跑堂的用娴熟的技艺提起茶壶,让茶水从高处缓缓冲入奉九面前的薄胎团鹤茶杯中。奉九瞧了瞧,吹了吹,品了品:汤色明亮,鲜醇爽口,花蕾细如米珠,茶叶光滑深绿,混杂着顶谷大方特有的板栗香气和清雅的米兰香,端的是好茶。

她一抬头,这才发现俩娃娃这时鸟也不看了,都想着要品品奉九喝的东西——无他,只要是大人喝的,他们都想试试。

奉九笑了,让跑堂的上了半壶“玻璃”,也就是热水,把茶水冲淡了一倍,这才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跑堂的一直纳闷这位虽一身素朴,但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出身富贵的太太到底要干嘛,待到旁观完这暴殄天物的喝法,再想想刚刚这壶“米兰大方”的价钱,不免摇了摇头。

这是龙生和芽芽头一次喝茶,他们像小鸟似的尖着嘴巴小心翼翼地啄着茶水,试探地品尝着,芽芽一喝之下皱了眉头,立刻不喝了——对于两岁的芽芽来说,茶水苦而回甘的滋味太复杂,她还无福消受;龙生则是品出了滋味,干脆都喝了下去,奉九满脸欢颜,越发觉得这个干儿子真是哪哪儿都合心意。

奉九是很喜欢自己家乡奉天的茶馆的,尤其是北市场的那些个,她可是常客;不过,故乡一时半会儿的是回不去了,如果时不时地让两个小奉天体会一下茶馆文化,也是好的。

这家茶馆属于北平茶馆里的“红炉馆”,还可带卖些饽饽类的咸甜吃食;此时临近晌午,很多老客的桌子已经上了午膳,俩孩子一看之下,又跟着饿了。

奉九一看邻桌有褡裢火烧、青梅盒子、三仙饼、懒龙,也依样叫了;龙生和芽芽胃口都好,饽饽一上来,奉九又叫了热手巾给他们把手擦净了,这才一人拿了一个褡裢火烧闭口细嚼;奉九自己要了一碗拨鱼儿,这浇头极讲究,微辣带酸,很是入味。

难得这个点儿了还有豆浆,就又要了两碗;北平最出名的豆汁儿,他们这三个奉天人是喝不来的——

奉九曾在早餐时喝过一次,纯粹是因着餐桌礼仪才忍住没吐出来,她觉得像是在喝泔水;正想着要不要出去吐掉,坐在她对面用餐的宁铮看出来了,探过身子直接吻上来,把她嘴巴里的豆汁儿吸了一半儿过去;奉九吃了这一吓,“咕咚”一声,另一半自己倒咽下去了。

奉九想着想着就差点笑出来,忽然又回想起前几天糊涂媚兰送龙生来时才想起来的,觉得早该告诉自己的那个消息,不禁又沉了沉脸;这几日宁铮实在太忙,夫妻俩也就每天早晨才能说上几句话,她还没时间找他算账呢。

她忽然发现对面的芽芽嘴里咬着一块火烧皮,正呆呆地看着变脸一样的娘亲,赶紧正正脸色作慈爱状,又把夹着喷香猪肉馅的懒龙掰了一个小角递过去,芽芽不明所以地张嘴接住。

吃罢了饭,待要结账,机灵的跑堂早过来问了句,接着就把剩下的几个饽饽用印花油纸包好,最上面覆一块带茶馆名号的正方形红纸,一根麻绳儿三下五除二,十字花一打再一提;奉九摸摸手腕子,才想起没挂钱袋——她极少自己带孩子们出门,连需要带钱的事儿都忘了;她又不是老客,干不出赊账的事儿;这又赶紧让跑堂的出去看看门口有没有一个高高大大戴着黑礼帽的年轻人,跑堂的应声而去;不一会儿进来一个孔武有力的小伙子,隶属于卫队旅,这是宁铮给奉九外出时特意配的侍卫,这才把账结了,免了出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