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九里(8)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她“呀”了一声,抬手就遮住了眼睛。

宁铮听了,立刻停下脚步,拨开她的手,仔细查看她的眼睛,一看原本清凌凌的眼白泛了点红,还冒出了一点儿泪花儿,漫在不长不短疏密有致的睫毛上,很快就凝成了霜。

他摸出一块雪白的棉帕给她擦了擦。

“疼么?可别盯着湖面看了。”

奉九嗯了一声,又揉了揉眼睛,眨了眨,经过泪水的冲洗,原本就清润的眼眸更如雨后一碧千里的晴空般光耀生辉,她不好意思的笑道:“好了。”

说完发现宁铮没动窝儿,不禁抬头,发现他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她,那一向如黑夜般深沉的眸色也减轻了几分。

她着急快点过去问安,不解地轻轻向前一甩头,宁铮双手牢牢扳住她的头,细细察看了她的眼睛,见她果然无事,这才把她的胳膊往自己小臂上一缠,俩人又继续往前走去。

将军府分成三个院落,东边就是宁铮的奶奶,也就是老夫人的住所,同住的还有老夫人孀居的妹子,姐儿俩命都不好,都是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守了寡,而且妹子还无儿无女,这样住在一起还有个伴儿,她们的楼上住着家里未出阁的两位小姐,是最得宁老夫人喜爱的两位孙女儿。

西跨院是老帅的四个姨太太的住所,院落非常宽敞,大多带着她们自己生的还未成年的子女一起居住,里面显得突兀的一栋二层小楼,就是小青楼,里面住着宁铮的大哥和二哥两家人,大哥早逝,只剩大嫂和儿子鸿司,二嫂两口子有个小儿子鸿允和小女儿雁英。

中间的就是大青楼,现在是宁铮在家里的办公、居住和会客之处。

这个时间,荣寿堂里正是热闹非凡。主子们都用过了午饭,大冬天的外面天寒地冻,也没多少营生儿可做,所以都识情识趣儿地凑到老祖宗身边解闷儿。

早有下人一路通报过去,家眷们也都热切地盼着,想听听一个月没见的宁家顶梁柱能有什么新闻让大伙听听。

荣寿堂的大丫头四喜早就迎在了门外。

“三少爷三少奶奶来了!老祖宗一早听说您回了,这个乐啊,粳米粥都多吃了一碗呢!”老太太信佛,一个月得有十天严格奉行“过午不食”的古规矩,而且主食只吃粥。宁铮奉九双双向她颔首示意。

奉九一向很喜欢这个识进退顾大体的四喜,又冲她笑了一下。

老太太的确会调教人,别看只是庄户人出身,但人是极聪慧开明的,身边的丫鬟都是人精。

他们一进去,就看到满满一屋子人,都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呢。

“给奶奶请安。”

宁铮跪在水磨石地上早已放好的赭石色垫子上,给宁老夫人磕了三个头。

随后站起来跟奉九一起,给旁边的其他长辈们问好。

宁老夫人喜笑颜开,一旁端正坐着的宁老夫人的妹子,及几位姨太太也露出了笑容。

屋子里登时就更热闹了,原本下棋、翻绳、丢嘎了哈的(羊骨节)、赏玩古董的也都停了手,凑到老夫人身边看热闹。

各种问安的声音不绝于耳。

至于三少爷为何一早就回到了府里,却到了这个光景才来问安的原因,除了懵懂的孩童,其他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奉九到底脸皮薄,总觉得别人看向他们的眼光里有种打趣,就好像都知道这一大上午的不来现在才来问安的原因,白腻的脸皮儿不知不觉已经是跟秋天的柿子一般红透透了。

到底是老夫人看不过眼,清清嗓子说:“九儿啊,你们转年儿成亲就满三年了,世间千万事,子嗣事最大,晨钟儿回来的又少,别的事儿啊,都不要紧。”明明才两年多,到老太太这就四舍五入了,她说完,还不忘戏谑地冲她挤挤眼——老太太生性耿直,不爱绕弯弯,有话说话,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宁老夫人的话一出口,屋里原本有些人玩味的眼光立刻变了。

起初刚一嫁过来,她就领教了这个顽皮的庄家老太太的各种出人意表,所以现下并没有感到任何压力,心里反而只有感激。

她深深的一个福下去,低声应了个“是”。

辈分最高,位高权重的宁老夫人都发话了,其他人怎敢说半个不字,当即嘻嘻哈哈地打听起别的事来,整个荣寿堂里立时呈现出一派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光景。

“行了行了,都坐下吧。”

“三弟三弟妹真是般配,这一进来,都看呆了我们的眼了!”一道细细柔柔的嗓音适时地响起,奉九抬头一看,正是二嫂颜乐龄,上海人,典型的江南佳人,和宁家二哥是留洋的同学,难为一大家小姐也能跟着丈夫回到天寒地冻的奉天,更别说二哥还是庶出,可见宁家二哥宁铖的出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