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的孤勇(89)

作者:沙漠之草 阅读记录

耿老师的太太,叫王真,她是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专长是各类有关算法。”

江天毅眼中,睿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挺好的啊。对你出国帮助很大。我自己也在追踪一下这个方向。

我和胡广言做的申老师的课题,是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以后会需要更好的智能算法融入。

我有点想在我们这学期的电路诊断这门课的大作业中,就做个这个方向的课题。

这个大作业,如果写的好的话,说不定,可以投稿发表呢。

你有没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合作。

这个大作业,你也知道的,可以一到两个人一组,因为有实验的部分在里面。”

第46章 、一朵导线红玫瑰

江天毅提出,和任碧帆一起合作科研论文的可能,任碧帆赞赏这个提议。江天毅想送给任碧帆,一朵他用铜丝导线做的红玫瑰。

任碧帆听到这里,双眼放光,但依旧表情冰冷。

她琢磨着江天毅的提议,真是与她刚才看那个科研文章时候的想法,不约而同。

她也正想着,那个电路诊断的大作业,她想搞一批数据,然后应用一下机器学习的算法。

可是,她总觉得自己和江天毅走得太近的话,害怕自己会完全的、情不由己的陷进去,她害怕自己和江天毅会谈恋爱,而她,依然不想在这个时候谈恋爱,出国要紧。

任碧帆在权衡利弊。

如果合作,这肯定比自己一个人做,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发表文章。

尤其是,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任碧帆知道,积累数据这块,是个关键,没有数据,这个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都是免谈。

如果两个人一起积累数据,而且说不定可以利用江天毅他导师教研组里面,可能过去的案例,过去的一些实现了的电路,进行电路诊断的数据采集。

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啊。

江天毅看到任碧帆不说话,就追加了一些说辞,试图增加砝码,

“你看,这门课,是你导师耿老师的课,如果我们合作,最后写文章去投稿,也会听取耿老师的指导意见,文章署名可以加上耿老师。

而且,根据我对这个方向还比较有限的理解,做这个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是需要数据的,我们需要采集关于电路诊断的数据。

而且,数据采集越好,数据比较全面,对后面的结果,是有很多帮助的。

这个数据的采集过程,如果有现成的数据集,那是最好了,我们不用自己上手。

如果没有,就要我们自己采集。那我们申老师这边,有许多实现过的电路,可以用来给我们做诊断,采集数据。

而且,这个数据集,一旦建成后,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机器学习的算法,来进行研究。

说不定,我们可以多发表一些文章。我看我们教研组的师姐师兄,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时候,常常会发两篇论文,各自有一篇是主打,就是第一作者,另一篇是辅助,就是第二作者,这两篇论文侧重点不同,或者用到的方法不同,或者是不同的阶段,或者是不同的分支,等等。

就算这个大作业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写论文,那交了大作业以后,还是可以继续研究的啊。

我觉得,只要课题新,研究出来的成果有价值,就可以投稿。

你觉得呢?要不你考虑考虑?

我们先从大作业的合作开始?

或者,你去咨询一下你导师的意见,我也去咨询一下我导师的意见。

我觉得这个电路诊断的数据库,建好了,能够利用数据来做出很好的诊断算法,对整个系,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说不定,我现在手上和胡广言做的我们申老师的项目,到后期的时候,可以用用诊断算法。

当然,我和胡广言的这个项目,不是做的诊断,而是设计小型智能机器人,取代传统的以人为主的生产工艺。

但是,都是智能,不是吗?”

江天毅说起这些学术科研上的事情,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任碧帆真的觉得自己,落后了。

考个GRE,也没有考出个名堂,惨败,而时间,确实花了不少。

自己在科研项目的这条路上,比江天毅和胡广言,真是落后了,可能也比不上高沛珊,毕竟高沛珊也开始了明年要拿去参加竞赛的课题了。

想到这里,任碧帆觉得自己,还在纠结是不是要因为不想陷入男女感情,而有意要避开江天毅,这种纠结,在这个大家纷纷努力,在科研上进取,这样的大是大非、大环境下,显得是多么的小气,多么的格局太小了。

这不是任碧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