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拥(114)

作者:舒雀乘 阅读记录

这件事逐渐曝光、发酵,有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最开始的小范围报道,最后演变了全国性质的自查,一开始有人会往受害者身上泼脏水,说她们不懂得自爱,说她们不懂得保护自己,甚至开始寻找那些受害者,企图对他们造成再次的伤害。

好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述说自己受到的伤害,这件事的风向终于还是往众人所期盼的那条路吹去。

有大v公开发言:加害者纵使千般理由,这都不该成为他们施暴的理由,更何况这只是他们为自己开罪找的拙劣理由,如果他们不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永远不会反省,除非他们遭遇到一模一样的境遇,可那些受害者呢?以后的日子那么长,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好起来,可更多的,这些是的阴影会跟随他们一辈子,他们在公交地铁上会害怕异性的突然的靠近,在下班的路上会害怕突然加快的脚步声,甚至有些人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是她/他主动走进这份阴影吗?不是,是别人推她/他进去的,她/他拼命的祈祷有双手能拉住她,可多少人能遇到一双手拉住她/他。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受害者无罪,即使她们并不完美,也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理解,任何原因都不是加害者实暴的理由。

精神世界的黑暗、法律意识的匮乏是造成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崩塌的前兆。

有法律从业者在听说这件事后很痛心地说:教师从业者,对任何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重要职业。作为教师,如果他们的灵魂,真有难的可贵的地方,那必须包含他对自己身份、能力、职责有清醒认识,他们需时刻自省。然而有的时候,有些人遇到的一些老师,他们普遍年长有着丰富的阅历,他们有的儒雅,有的一脸精明,有的脸带愤青气质,他们利用天然的优势,轻易取得年轻人的信任。虽然各自面目不同,但他们其中的一些人,都有一种未经反省,或者拒绝反省的自恋。那是入戏很深,真真假假的一帮人,他们借着名校的光环,充当精神资本家,给年轻人和社会公众放债,拿着实际的好处,但剥削欺凌他人的时候面不改色。

每个人都在修建内心的圣殿,但无论你是谁,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每当你想行善,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让你做恶,人性中充满矛盾,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更勇敢一点,即使勇敢很匮乏,那也需要向往光明。

这件事尘埃落定后,已经是期末考试结束,这场声势浩大的案件,在这个落后的乡村掀起巨大的波澜,牵扯其中的人太多,有人埋怨钟晴多事,有人或多或少的觉醒了些意识,有人鼓励她。

钟晴无暇顾及这些,学校的课还要继续,生活不会因为这件事停摆,我扛住了所有言论,只要有人认为她是对的,这就够了,她靠着那些鼓励,坚定的站在讲台上直到寒假来临。

放寒假那天,钟晴坐在学校凉亭的石凳拨通了夏今的电话,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号码还没换。

夏今很快接了电话,钟晴没说话,今天有阳光,冬日的阳光难得可贵。

又到了冬天,又过了一年。

阳光铺在一侧脸上,即使是冬天的阳光,晒久了,脸些发疼,她低头,长发遮住半张脸。

她的身旁是个纸箱,里面零零碎碎装着摆在办公室的不少物件,至少有一大半是丁玲留下给她的,她也要离开了,这件事过完,她也没办法继续待下去。

指甲掐着纸箱,留下印记,深深浅浅,一道一道的月牙痕。

那头耐性很好,没挂电话,呼吸声顺着话筒传到钟晴耳朵里。

钟晴挪动了一下,头发向后倾,她脸正对着太阳,阳光太刺眼,她闭着眼:“对不起。”泪水汩汩地从她两眼中淌出来,洇湿脸。

那头依旧沉默,过了半晌,声音低沉:“你还好吗?”

钟晴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音。

“你肯定哭了,自私鬼,”夏今语气唏嘘,道,“我承认一开始我是崩溃,说不恨你是假的。即使后来知道所有的事情真相,我还是恨你,时间比我想象过得更快,我看到你微博说的相信我了,你在评论拼命和那些人解释,那个时候我想你应该是和我一样无能为力,心里的恨少了一些。但是我又开始怪你,怪你你都不来见我,我等了你好久好久,不是等你跟我说对不起,是等你过来抱抱我,告诉我,没关系。可是钟晴,你是个胆小鬼,”那边的声音跟着哽咽,“这两天我看了新闻,从一篇小小的文章看到你的照片,马赛克打得那么厚,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钟晴,你开始留长发了呀,不是说我留长头发才最好看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