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错过与没错过(7)

作者:华砚刘 阅读记录

母亲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陡然变重了,但她从未有过畏缩和胆怯,绝不会在乡亲们面前倾述自己的困难。她白天忙生产队里的农活,夜晚去临近的湖畔割芦苇,天亮前一捆一捆背回家,再编芦席换点家用;等到稻谷收割季节,她也是等待天黑后借着月光去地里拾稻穗,回家再碾下谷粒;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没米下锅了,她顶风冒雪到离村子五里地以外的其他村庄乞讨……艰难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往前度,母亲是一个既天性自尊又能适时放下眼前颜面的农村妇女。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母亲性格耿直,能说会道,热心快肠,加上具有一定的觉悟,所以曾被推举为贫协代表。据说当时拟作为妇女干部培养,但她缺少文化,不识字,提干上不去。不过她有着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落实组织交办的事情有效率,苦累无怨。也因此,我大哥中学毕业后,被推荐为当地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成了国家职工。这些事,都是我长大成人后,母亲和我聊家常时告诉我的。

据说当时的工农兵学员,学费免交,政府还会发放一点生活补贴,不过其他方面的开销需要自理,大哥知道家里困难,所以读书时非常节俭。每逢周末,大哥要么在当地的供销社找点搬运工的活路,要么约上家境同样困难的同学下湖泊采抽藕尖或摸鱼,卖给饭店换点小钱。等到放长假回家时,他就把生活结余和打零工赚来的钱交给母亲,而母亲每次只会给他备好一样东西:咸菜或腌萝卜。

70年代末,即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农村,父亲由此郁郁寡欢。因为姐姐已经出嫁了,家里又多了我这张“小闲嘴”,父亲认为一旦实行包产到户,仅靠母亲和二哥两个人干活,超支问题会更加严重,家庭的生活将面临更大困难,他整天唉声叹气,积郁成疾,终于不治而去。

大哥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结婚成家时,大哥在乡下买了点杂木找木匠做了一张床和两个柜子,同事们赠送了一些日常用品,加上大嫂陪嫁的两口皮箱,构成了他们全部的家当。由于家境困难和路途不便的原因,家里没有人去县城参加他的婚礼。我上县城跟着他们生活之前,大哥和大嫂总共只回过两次乡下的家,一是结婚当年回家过春节(新媳妇见公公婆婆);二是父亲去世时,他们一家三口回去奔丧。这无关良心与孝心,在那个年代,交通条件落后,下雨或下雪就出不了门,再者往返费用都要再三掂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好在,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艰难的岁月没有一如既往地往前延伸。50年代大哥和姐姐、60年代的二哥、70年代的我,历经三个年代,我们见证了时代的慢慢变迁。

第3章 那些年的错过与没错过

第二天,大嫂一早上班就在单位挂电话到生产大队的卫生所,把我已到县城的消息让人转告给了母亲。这样暂时平息了乡下母亲的怒火怨气和解脱了二哥的担惊受怕。

侄子刚上初中,大哥的要求开始严厉起来,他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背不完的功课,没有过多时间与我交流,我也不能让他分心影响学习。但对我的重返,他表示理解,还安慰我,不要着急,等他爸回来想办法。

晚上,大哥出差回来了,他有点醉意,看了我一眼没理睬。大嫂赶紧接过他手上的提包,扶着他走进卧室,我随后就听到了大哥在发火:“他来干什么啦?花费了那么大代价供他读书学习,还到处托关系找门路,尽量选择好的学校让他就读,最后混成什么样啦?啊!我容易吗?真是个不争气的家伙!”大嫂关上了房门,隐约听到她在劝慰着大哥,大嫂能猜到我再返县城的目的。

大哥再正式和我谈话是一周之后。此之前,我尽量少言语,主要是勤快做好家务,拖地、洗碗、晾衣、看书……

一天晚饭后,大哥让大嫂收拾碗筷,叫我跟着他出去走走。街上已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一个接一个的临街商店摆满了玲琅满目的各色商品,吸引着大人小孩驻足停留,年轻人都穿着漂亮时髦的衣裳,三三两两逗打嬉闹,路边的小商小贩用高亢而悠长的吆喝声介绍着自己的贩卖特色,空气中不时飘来水煮玉米和炉烤红薯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自行车的铃声不断掠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它和道路中间的汽车鸣笛声,以及道路两旁行人的欢声笑语合奏着县城小夜曲。这就是县城与乡下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与活力。

我随大哥拐进一条稍显安静的小巷,他点燃一支香烟,长长地吸了一口,沉默了一会后,问我:“你是什么打算?”

上一篇:是星星光临 下一篇:黄泉掌灯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