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遗珠(15)

作者:千寻 阅读记录

关氏病了,原本他没摆在心上,人嘛,吃五谷杂粮,怎么能不病不痛,好生养着就行,可是赵姨娘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关氏的身子撑不了太久。

要是赵姨娘所言为真,他就得事先盘算。

关氏的能耐他是清楚的,他不会傻得在她死前有所动作,免得她来个鱼死网破,自己活不得,也不让他好过。

到时候他先把房契田契拿到手,不擅经营就卖了换钱,两个杂种年纪还小,不难摆布,徐宥善嘛,为著名声,不能往人牙子那里送,留在家里当个奴才吧。

至于徐宥慈,年过四十的钱大富钱员外好美色,正房妻子早没了,但府里还有七、八个小妾姨娘,钱大富见过徐宥慈一面,惊为天人,可他想着把人留在家中再养个一、两年,两家再结亲,但钱大富不想等,希望年后就来抬人,而且一开口就是三千两聘礼,这么大一笔钱,着实教人心动。

但过完年,徐宥慈才十三岁,外头的人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说?这事儿他还得再琢磨琢磨。

倒是娘一再叮咛,届时要把赵姨娘扶正,他没反对,可这件事发生后,摆明了赵姨娘上不了台面,往后她能同其他的官夫人打交道,替自己谋划吗?

于是徐国儒藉此事大闹一场,先堵上娘的嘴,再罚赵姨娘跪祠堂,罚徐宥慈、徐宥菲禁足两个月,徐宥慈还要抄《女诫》三百遍。

徐宥慈罚抄《女诫》,徐宥菲却不用,倒不是他故意偏心,唉……提到这个,他不得不说,赵姨娘眼皮子忒浅。

关雨涵教养两个孩子很上心,两人还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学着背《三字经》,两岁认字、四岁拿笔,要不徐宥善能被苏裴礼瞧上眼,亲自教导?

为了这件事,他还同关雨涵闹上一场,逼她每个月拿出十两银子给宥铭、宥菲请先生,谁晓得赵姨娘舍不得银子,把银子给昧下,两个孩子吃吃玩玩闹到大,直到宥铭八岁,他才发现不对劲,急忙亲自给宥铭启蒙,而宥菲至今大字不识一个。

徐国儒下定决心,赵姨娘撑不起徐府门庭,绝不能将她扶正。

心思一动,他决定物色适龄女子,最好像关氏一样,能带着丰厚嫁妆进门,再生几个孩子好好教养,他就不信,凭自己这等人才,生的孩子会输给那两个杂种?

就这样,落榜后的徐国儒没有痛定思痛,闭门念书,反倒成天在外忙着找下一任妻子。

赵姨娘足足在祠堂跪了三天三夜,宥菲也乖乖待在屋里做针线,但徐宥慈只禁足一天,连墨都还没磨上就出了门。

为啥?很简单,她不出门巡铺子查帐,府中用度从哪里来?

徐老夫人什么都好谈,唯独银钱上的事算计得清清楚楚。

虽说关氏不管中馈,但府里每个月花用的五十两纹银得靠铺子的收入,若是被那些个黑心肝的伙计把银子给贪了,损失的可是她。

徐老夫人也想去巡铺子,可儿子嫌弃营商低贱,怕堕了名声,不许宥铭碰,而她和赵姨娘、宥菲,大字不识半个,哪能看得懂帐本?所以再不喜,也得让徐宥慈出门。

“沈叔,官府那边打理过了吗?”

“大小姐放心,已经递过银子,铺子买卖的事不会传出去。”

沈安是个精明俐落的稳妥人,那年家乡洪水,父母遭难,两个女儿死于瘟疫,他只好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远离家乡,半路上妻子病发,没钱可医,幸得关氏照顾收留。

这些年来他帮关氏经营铺面,铺子从一家变两家、三家,他也从一个小小的卖货郎摇身一变成为大管事。

沈家上下对关氏感激不已,几天前大小姐让他私下寻人,要把铺子卖了,他听着,心头一揪,疼得说不出话来,这三间铺子是他和夫人的心血啊!可他也明白,若非走投无路,大小姐不会出此下策,难道夫人已经病入膏肓?

他的心情沉重,既心疼夫人,也感到前途茫茫。

“沈叔,那件事大家怎么说?”

“三间铺子共有伙计帐房二十七名,签下死契的有十八人,活契九人,我探问过大家的意思,多数人都希望能继续留下来。”

关氏待人宽厚,除月银外,每年的分红没有少过。能够做到管事的,都能攒银子给家里置产买屋了,所以当沈安问大家想留下或离开,多数人选择前者,可是新东家能这样待他们吗?

徐宥慈明白他的担心。“沈叔,先别担心,我会尽力向新东家争取最好的条件,买主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了,我到外头候着。”

“麻烦沈叔,顺便帮我叫阿默进来。”

“是。”沈叔走了出去。

徐宥慈弯下腰,把脚边的小狗抱起来,它吃饱了,正睡得酣熟,可爱的睡相,让人忍不住想笑,她轻轻抚着它的背,低声道:“叫你雪球好不好?你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儿?会像你娘一样,对不对?”

上一篇:只对你撒娇 下一篇:九零神算俏甜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