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遗珠(4)

作者:千寻 阅读记录

徐老夫人被这番话气得不轻,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徐府有上百亩田地,老太爷死后,家里无人营生,为供儿子念书,良田几乎被她卖光,到最后只能靠着自己和从小投靠的侄女赵姝娘做刺绣过日子。

她暗暗思忖,若儿子还想参加下届科考,只能卖祖宅了,在这种情况下,娶妻已是左支右绌,怎供得起小妾?

和不识字的表妹相比,徐国儒自然喜爱美貌聪慧、气质高雅的关雨涵,若他是个乡下泥腿子,或许还会将就,但他可是济州年纪最轻的天才举子,娶表妹已是委屈,还要放手关雨涵,怎生舍得?

然而母亲哭哭啼啼,表妹还闹上吊自杀,他被逼得左右为难。

在徐家乱成一团时,关雨涵啥事不问,迳自在镇上买下两间铺子,又在徐家老宅附近买进三十亩地,盖起大房子。

消息传出,徐老夫人两只眼睛发直,她本以为关雨涵是身世飘零的苦命孤女,可以随意拿捏,没想到她竟有如此丰厚的嫁妆。

有钱,儿子上京的盘缠不愁,有钱,他们可以搬进大房子,重新过起有下人伺候的日子。

这会儿就算赵姝娘寻死觅活,也改变不了徐家母子的决定,最后关雨涵顺利坐上妻位,赵姝娘委身为妾。

一顶大红花轿把关雨涵抬进徐府大门,从此再没人敢用“奔者为妾”来嚼说她。

新婚隔天,徐家三口随关雨涵搬进新宅,她供吃供住、供花用,俨然是当家主母的派头。

对于赵姝娘,关雨涵表现得无比大方,她二话不说,端盏喝茶,认了赵姝娘的姨娘身份。

赵姨娘脑子不好,肚皮却争气,进门后不久一举得女,徐宥菲只比她的两个孩子小半岁,隔年,赵姨娘又生下儿子徐宥铭。

由于关雨涵对徐国儒的感激,在奔者为妾这事儿之后全数被抹杀,她不再想着为他的仕途谋划,除了吃喝嚼用之外,不做多余之事。

她的无视冷漠让徐国儒端着碗却吃不到饭,恼羞成怒。

可火气再大,看人脸色吃饭,也只能生着闷气,背过身就把气出在年幼的孩子身上,所以比起嫡子女,那对庶子女更得徐老夫人和徐国儒的喜爱。

关雨涵将一切看在眼里,她选择忍气吞声,尽可能把孩子护在身边,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有顾不周全的时候。

她劝自己不着急,等女儿出嫁,儿子长大,能够自立门户,日子会越过越好,因此她从来不争,把全副心力用来经营铺子、教养小孩。

徐国儒运气不好,考场连年失利,徐老夫人见状,怂恿徐国儒接手铺子,企图掌控府中收入。

关雨涵放不放手?放!不过她敢放手,就有把握徐国儒接不稳。

不出所料,短短三个月,铺子亏掉一百多两银子,他没脸跟关雨涵要钱贴补,私底下逼着赵姨娘和母亲把亏的银子给贴上。

直到那时,她们终于明白,想悠哉度日,她们离不开关雨涵。

关雨涵认为再撑个四、五年,肩上的担子便可放下,没想到两个月前一场病,让她从此下不了床。

她怕了,怕自己等不及孩子长大。

关雨涵续道:“听说信州气候好,商业风气鼎盛,是落脚的好地方。”

“娘要我们到信州?”徐宥慈问。

关雨涵点点头。“信州太守江柄琨的夫人程氏是娘的手帕交,你们到那里,可以得到照应。”她从匣子当中挑出一柄云纹玉簪,式样普通,但玉质极好,簪子后头刻着玥玥二字。“这是程姨的小名,看到这个,她会知道的。”

徐宥善皱眉,他书念得极好,可娘始终不乐意他走仕途,若非他坚持,加上苏生先三番两次说服,娘根本不想他进学。

娘反对的话,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

“瞧你爹,读一辈子书又如何?连妻儿都养不活!”

“伴君伴虎,当官的,能有几个好下场?”

“仕途诡谲、人心难测,娘只求你一世平安。”

这些话无法说服他,他想赢过爹,想比爹更快在仕途上站稳,仿佛非要这么做,堵在胸口的怨恨方能开解。

可娘提了信州,提及商业风气,是要他们远离京城,远离仕途功名?

“娘……”看弟弟一眼,徐宥慈犹豫该不该开这个口。

“慈儿想问什么?”

“娘为什么要我们离开徐家?终究是我们的爹和祖母,就算不亲近,总不至于……”徐宥慈停顿两息,拧着眉道:“虎毒不食子。”

两个孩子深深地望着母亲,他们在寻求一个答案,或者说,是想解除心底多年的疑惑。

不是吗?如果那些人真的是血亲,怎么会这样对待他们?

关雨涵嘴角凝起一朵苦笑,她的慈儿、善善乖巧懂事,只要她开口,便会去做,从不追问为什么,现在却……是因为早已怀疑?

上一篇:只对你撒娇 下一篇:九零神算俏甜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