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觉得自己活不过今年(80)

季怀直撇了撇嘴:陈昌嗣是有分寸,不过……杨文通……他要是有分寸,这世上就没有没分寸的人了。

**********

女学、女试、女性官吏……一步步地试探过去,虽说阻力如预想一般的大,但进度也甚是喜人。

季怀直虽是当了许久的皇帝,但一直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这般努力地谋划一桩事情,还是头一次。

——但是想着自己现在多做一点,季尧华以后就少些阻碍,他倒是动力十足、丝毫不觉烦躁……

……

春日阳光正好,透过窗子照得人暖洋洋的。

承明殿内,季怀直正坐在御案前,提笔折子上勾画批示。而他的左下首,又另设了一张小桌,时年八岁的季尧华端坐在桌后,也一脸严肃地写着这什么,这一大一小近乎同步的动作,使得承明殿内生出一股分外和谐的气氛。

不过,这一室静谧很快就被一道声音打断,“启禀陛下,工部尚书冯务求见。”

这人本就是季怀直召过来的,此时听到禀报,季怀直也就点了点头、示意小太监将人宣进来,又抬手将桌上摊开的那封折子收起。

季尧华看见他这动作,有样学样,也将自己面前那份被当作字帖临摹的折子收了起来。季怀直见状,脸上不由露出些好笑的神色来,轻声道:“崔侍郎的那封折子,都是许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让人看见也不打紧的……你接着临罢。”

季尧华乖巧点头,复又将这折子展开,接着临起了她的字。

冯务由小太监引着入殿,看见端坐在季怀直下首的季尧华,脸上半分惊讶也无,习以为常地行礼道:“臣冯务,参见陛下、公主殿下。”

季怀直扬声叫了句“起”,一旁的季尧华也颇具架势地微微颔首。

李福已经将一沓有些厚度的卷宗呈了上来,季怀直一边随意地翻着卷宗,一边冲冯务道:“这上头写得也太细了些……你就只跟朕说说,这个‘四儿犁’推广,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态势?”

冯务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僵笑着道:“……回禀陛下,这‘四儿犁’确实省力,上手也简单,推行起来倒也容易。会稽、丹阳两处因去年便曾试用过,今年租用这犁的百姓多了三倍不止,据两地知府上报,基本是人人都用上了……江南的其他几州,租用的人也比预想的多了三成……”

季怀直一面听着他说,一面对照着手里卷宗看,翻到一页时,手上的动作一顿。冯务抬眼看见季怀直停的那页,忙不迭地止了方才的话头,对季怀直解释道:“前些日子,曹四又把这‘四儿犁’改了改,说是转向能容易些,这图上便是改后的样式……陛下若是有些疑惑,不妨召曹四来,跟您讲一讲……”

季怀直眼角一抽,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让他先做出几个样机来,等试出了效果你再上折子禀报罢。”

曹四确实是无愧他那“能工巧匠”的系统评价,季怀直把他安排到工部不过两年,大魏的农械就改了数改。

但……这人厉害是厉害,可一看见他,就满头冷汗、浑身哆嗦,莫说是说个囫囵话了,不厥过去就是大幸了。

——他们当年还一起吃过饭呢……那会儿可没这毛病。

季怀直召了他几次之后,发现实在是沟通困难,只得辛苦冯大人当做他两人之间的传声筒,代为禀报相关事宜。

此次叫冯务前来,为的就是问问今年“四儿犁”的推广情况,冯务对着事儿熟悉得紧,交代起来也快,不一会儿就行礼告退。

只是退出之际,还是忍不住向一旁的季尧华处多看了一眼:陛下这些年来,对女子参与政事大加鼓励,难得强硬地压下了一切的反对之声;处理政务之时,也总是把季尧华带在身边,从无避讳的意思……这是要给这位公主殿下铺路啊……

他不由心中叹息:老天爷也真是……当今陛下这般难得的明主,怎么就没有儿子呢?

……

冯务离去后,承明殿复又恢复了静谧,可不多时殿门处又传来一阵喧闹。

这已是前朝范围内,莫说是喧闹了,平日宫人们的洒扫都是刻意放轻了动作。季怀直皱了皱眉,抬头看了一眼李福,示意他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不多时,李福领了一个喘吁吁的小太监进来。那小太监刚一进殿门,就跪倒在地,高声道:“启禀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季怀直怔愣了一瞬,还是一旁的季尧华先反应过来,“我去看母后……”话未说完,人就已经蹿到了殿外。

季怀直只得在她那渐消的尾音中高声嘱托道:“小心着些!别摔着了。”

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季尧华身形一矮,似是踉跄了一下。

上一篇:分手通告 下一篇:

岁既晏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