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餐厅经营日志(103)

作者:祝珉 阅读记录

何长平:......

倒也不必这么厚脸皮。

这话自己可不敢应,他一个打工仔可没有这个地位。

把赵叔带到了餐厅,找了一张桌子坐下了,何长平才朝着厨房的方向喊,“一宛姐,人已经带进来了。”

祝一宛这才停下自己正在忙的动作,出来,对何长平说,“你先把橙汁装一下瓶。”

已经属于成品的橙汁并不会因为没有厨艺天分的何长平装瓶会变得不好喝,这项工作祝一宛来做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的何长平太忙了,现在有晓娟在,怎么也可以交到何长平手上了。

赵叔来的次数不少,但祝一宛这算是第一次和赵叔有所交流。

“您就是赵叔吧,我听长平说过,您经常到我们店里吃饭。”祝一宛笑着说,“本来我们做餐饮的,提供好吃的和好的服务就行了,没有想到现在却要找您帮忙。”

“我叫祝一宛,您可以叫我小祝。”

“我听长平说现在杏花巷这边可能有关于我们店里不太好的传言,您能和我详细讲一讲吗?”

赵叔一直都知道祝一宛让自己进来是为了这件事。

看她态度这么郑重,赵叔也收起了平时的那些吊儿郎当,“其实也就是昨天晚上才开始传起来的,我在杏花巷这边比较活跃一点,时常走动才听说了。”

“说是你们这次招聘,招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加上店里原本店员漂亮的漂亮,帅气的帅气,不知道是招人还是招别的什么,一个餐厅,招一个帮工,开这么高的工资,就已经是很值得深究的事情了。”

祝一宛:......

这年头招一点长得好看的员工都是错的吗?

就离谱。

“那您知道这个传言是从哪里开始传的吗?”

赵叔摇摇头,“不太清楚,但是可以告诉你的是,我是从一群老太太那里听说的,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带一个我认识的过来,你可以问问她。”

这类的传言口口相传,真的很难找出谁才是源头,甚至就是互联网上的传言,传的范围广了,也很难找到源头的。

祝一宛没有从赵叔这边打听到源头,也不气馁,反正解决的办法肯定不是让传谣言的人去澄清——这样效率太低了。祝一宛还是想想别的办法。

至于赵叔的提议,她也接受,“如果方便的话,您可以带过来,到时候直接叫长平就好,我店里给留一张桌子,什么时候过来都行。”

祝一宛很清楚店里吃食的魅力,因为有这个魅力在,祝一宛完全就底气给这么一个小小的好处。

赵叔果然很满意!

他都想好了,现在自己是在排队,排队吃一个早午饭,然后等到快要下午的时候,过来吃一个早晚饭,带上李婆子,两个人还能多点个菜呢。

今天除了早餐,就都可以在一碗餐厅解决了,这是什么好事啊!

如果事情顺利的话,自己能讨到一杯酒也说不定呢......

将赵叔送到外面等候区继续等待——这个规矩可不能坏了,不然到时候就谈不上规矩了。只不过这次不是何长平送,而是祝一宛自己送。

这还是有点差别的。

比如说祝一宛到了外面,很直观地就感受到了外面的寒冷,等候区的确是有挡风的棚子,但也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祝一宛时时刻刻站在客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几乎一瞬间就决定了,还是得在这边扩建一个等候室,到时候在室内等,联通店里的天然暖气,就不会这么冷了。

要知道,热是可以忍受的,但是真的冻到了,那可是要生病的。

第48章 玫瑰荔枝酒

回到厨房,刘青还是心无旁骛地在炒菜,段晓娟似乎有点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在这一刻却很有分寸地没有问出口,想来也是因为已经察觉到了祝一宛现在不想要说这么多。

祝一宛看两个人都没有想要问的意思,也就什么都没有说。店里的事情的确很忙,祝一宛一度都忘记了发生了什么了,也就是下午赵叔带着那位老太太过来的时候,祝一宛才记起来。

“瞧我这记性,真的是说忘就忘。”祝一宛稍有些不好意思,坐在两位老人对面,然后把桌子上的牛奶退给两位老人,对着那位没有来过店里的老太太问,“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

赵叔兴许是真的和老太太的关系不错,立马就抢答,“她姓李,你喊她李婶儿就好了。”

李婆子看了一眼赵叔,算不上有什么好的意味,转过头来对着祝一宛的时候却很和蔼,说,“你不要听他瞎说,他不要脸我还要呢,你喊我李奶奶就好了。”

一把年纪了,也好意思让人喊自己“叔叔”,可不就是不要脸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