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31)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第二天,在船厂合资公司办公室刚放下背包,整理办公桌,收完邮件,准备喝点儿水歇口气的秦月,就接到了厂办的电话。看来他们昨天要到了她的手机号码。对方让她早一点儿到厂办去,为外事接待工作做准备。其实时间还早,不过既然对方已经提了这个要求,那么就先过去吧,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点儿,总没有坏处。

于是,秦月匆匆地喝了口水,就拿着手机朝着领导办公楼赶去。厂办就在大厂长的隔壁。秦月到厂办门口的时候,里面唯一女性立刻站了起来,递了包东西给她,让她赶快去洗手间换上厂服。秦月这才明白厂办让她早来的原因。今天她将作为船厂的员工参与外事活动,需要穿厂服。秦月二话没说就换了衣服,厂服很合身。换下来的衣服被厂办员工接了过去,暂时放在他们办公室,回头秦月再过来取走。秦月看见对方不忙,就想着能不能多打听两句今天到底要接待谁。对方倒是毫不犹豫地告诉了她,要接待的竟然是一个非洲小国的总理!秦月听了差点儿没摔喽!心想,这个船厂的人怎么心都这么大呢?就不知道早点儿跟她讲讲情况,以便让她能提前做好准备。

在这之前,秦月接待的外国官员,最高级别的是卢森堡驻华大使。这一下子突然冒出个总理来,还真是让她完全没想到。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事到如今,只能梗着脖子上了!她从厂办人的口中有挖出了一些有效信息:来访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他们来是为了参观船厂,并查看一些中国援助给他们的船的建造情况。

就在这时,大厂长办公室的门开了,领导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国安部当地的负责人。秦月深吸了口气,挺直了脊背跟了上去。大领导朝着她和善地笑了笑,“你今天就跟一天吧!”秦月微笑着点头,表示领命。

几个人来到厂区外援船的建造地点后,外宾就到了。以前去BJ玩的时候,秦月曾远远地看见过,警车开道,防弹车载着国内外的国家领导人在车队的中间行驶,凡是国外高层来访,他们行驶路线基本上都要被提前清空,不允许其他车辆和行人经过。但这一次不一样,车队并没有停在厂外,而是全部开进了厂区。

车队声势浩大地在离秦月他们到三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从中间的车上先下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华裔男子,另一个人是欧美女人,最后才下来了一位看上去至少过了天命之年的人。这个人随着他人的带领朝着秦月他们所在之处走了过来。秦月用眼角扫了一下,国安部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撤了,此刻,站在船边等着外宾的只有大厂长和她两个人。

大厂长问候了外宾一下就领着他开始参观眼前的这艘船,边走边解释。此时,后面有一个穿着厂服的人上来递了手套给大厂长,秦月和外宾。这种手套是工地专用的薄手套。秦月立刻低头戴上。等她抬头的时候却发现,外宾摆弄着手套,表情十分地纠结。这种手套崭新的时候,大拇指是被塞进手掌位置存放的。秦月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之前,就已经伸手从外宾的手里拿过了手套,直接把大拇指部分都给掏了出来。外宾夸张地松了口气。秦月忍不住开玩笑说,“What? You think Chinese only have eight fingers?(怎么,您以为中国人只有八根手指吗?)”

“No, I thought in order to wear these gloves, thumbs have to be chopped off.(不是,我只是以为要戴上这手套,得把大拇指给砍掉。)”

秦月和外宾两个人忍不住相视哈哈大笑起来,几个人之间的陌生感一下子全都不见了,秦月也彻底地放松了下来。秦月迅速地将他们刚才的对话译给大厂长听,大厂长是个聪明人,秦月和外宾之间的对话内容他虽然未必听得懂,可两个人之间的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这是周围的人都有目共睹的。他也跟着笑了起来,就连外宾随行翻译的华人都放松了很多。

接下来的事情顺利得不得了。外宾对船厂的建造质量表示满意。他的日程排得很满,并没有久留,看完船就走了。前后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秦月跟着大厂长回到了他办公室,等着对方接下来的交代。大厂长并没有说别的,反而先问她对刚才的事情怎么看。比起刚才的紧张,秦月现在放松得不得了,一不留神,真心话就出来了,“他们这个国家肯定非常地贫穷。”

“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跟着他的没有保镖,只有两个人,那个跟着他的葡萄牙语翻译是咱们国家外事局的,那个比他先下车,后来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的外国女人,据说是美国记者。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她的金发是假的,发根处已经明显地露出了原来的颜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