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40)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有惊无险地过了海关,从出口走出来,到了阿姆斯特丹的机场大厅里。周围的人不是被人接走,就是自己直接回家。只有他们四个异乡人傻傻地站在出口处,找不到来接他们的人。

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打了无数个电话,秦月才在离出口步行十五分钟的一个所谓的接机处找到了那这牌子久候的司机。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是秦月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她没想到安排接机的人不让人在出口等着,非要让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而且也没提前留给她对方的联系方式。秦月觉得对方的脑子是水泥做的,让他们这些外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两眼一抹黑,真的是不负责任,毫不体谅他们的处境与心情。最让人不安的是,他们的情况被几个黑人看在眼里,那些人名义上极力推荐着他们的出租车,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阿姆斯特丹著名的黑帮成员。秦月一直装作听不懂对方的话,自顾自地拨电话才应付过去。旁边的三个男人倒是很宽和,没有催促秦月,只管自己四处打量,一副观光客的样子。

总算是上了车,车子将他们从阿姆斯特丹一直拉到了鹿特丹的一家商务酒店才停了下来。幸好入住手续没有什么差错,可他们到店又回房扔下行李之后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几个人都饿得前心贴后心了。来的路上,秦月就注意到,他们居住的环境地广人稀,服务业不发达。如果换做是阿姆斯特丹他们还可能在外面找到卖宵夜的地方,可在鹿特丹就别想了。酒店的餐厅早就关了,他们也算是运气好,酒吧还没关。秦月跟善良的酒吧经理软磨硬泡了很久,对方终于同意给他们弄点吃的。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以前秦月对这句话非常地不以为然。可针不扎到自己手上不知道疼,什么高言大志,先饿两顿试试。从此以后,秦月坚信很多人无事生非的人就是欠饿。就像她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上面说,足球场上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是因为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有些人骨子里不安分,总想搞出点儿事情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丢到有机械鲨鱼的池子里去,咬不死他们,也能吓得他们游个不停。再或者让他们每天都负重步行二十公里,估计,晚上让他们躺下就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心理需求了。总而言之,热衷于作妖的人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闲得蛋疼。秦月深以为是。

第十九章 观光

如果说老外完全不懂接待,那是扯淡。秦月他们收到的邀请函,抵达日期就是星期五。很明显对方特地安排了周末让他们可以好好地逛一逛荷兰,再顺便倒一下时差。

第二天早上,秦月起床以后感觉头有点儿晕,身上酸疼。国际飞行的后遗症很明显,时差和久坐的对身体的作用一点儿都不带作假。可她想着这一天紧密的日程,就硬撑着下楼去吃饭。酒店的自助早餐菜品丰富,秦月尤其喜欢里面的烟熏三文鱼,夹了大半盘,就着煎鸡蛋和拌海带,吃得心情好了起来。喝了一杯温热的红茶,又拿了个牛角面包,涂了咸黄油吃了下去,拍了拍肚子,饱了。又倒了杯茶,捧着暖手。这个时候她的队友们才陆续地出现在了餐厅。

Adam也到了,他这个周末都要做他们的导游。他乡遇故知,按理说Adam见到他们应该多多少少会笑一笑,可他却只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就跑到一边去倒了杯咖啡自己闷头喝,根本不和他们交谈。秦月在心里嘀咕着,估计Adam是不喜欢周末加这种班,被人当成秘书或者助理那样的小人物使唤才摆脸色的。有本事跟自己的老板抗议,或者干脆就不要做,既然来了,跟他们这些人使脸色就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应该做的事。秦月以前就隐隐地觉得Adam在荷兰总部恐怕人缘就不太好。他不是不能干,也不是不尽责,只是像个蹩脚的鼓手,每一锤都敲错了,没踩到点子上。

他们几个吃完饭的时候,Adam终于舍得上前来打招呼了。几个人回房间穿上外套,带着背包跟着在大堂里等得不耐烦的Adam出了门。出乎秦月预料的是,B竟然提前租好了一辆商务车,并配好了司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了。秦月问了Adam一嘴,Adam告诉她,B包了车,他们一行人在荷期间都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了。

司机是一个年纪不轻的老头,身材矮小。秦月试着跟他聊天。老头英文不大好,不过秦月锲而不舍地从他磕磕绊绊地话里面听出来,他的车费不低。他为人很随和,接下来的几天,秦月与他相处得十分愉快,甚至开始跟他请教怎么用荷兰语问候对方。秦月自己也觉得奇怪,因为她与Adam共事时间也不算短,船东项目组里也有不少荷兰人,她却从来都没有过一丝想学习对方语言的欲望。如今到了荷兰,却突然间想用当地的语言与本地人交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