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春藤(103)

作者:江湖千澍雨 阅读记录

他们讨论来讨论去,无非是引经据典、辞采华美,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却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和这些老夫子开会,每每都把他折磨得百无聊耐,多数情况,他都是昏昏沉沉地睡去,他们说些什么,李儇全然都不记得。

记得去年此时,李儇还在大明宫中和一个叫素月的宫女赏花赏月赏春风。正兴致渐入佳境之际,忽闻得一个慌慌张张的小太监来报,“大事不好啦,皇上,曹州人黄巢和濮州人王仙芝在河南道造反,部众数万,月余,数县沦丧。”

为了在素月面前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年青有为的好皇帝,李儇一反常态,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区区逆贼,有什么好惊慌失措的?细细道来。”听小太监说完,他便心里清楚了七八分,无非是藩镇借逆贼造反之际趁机向朝廷要钱要粮,贼寇浩荡声势无非是藩镇的夸大其词罢了,“拟旨,责令河南道附近的几个藩镇严加防范。”

小太监还没有走几步,又被李儇叫回来了,“这个黄巢,是不是写过一首诗,叫什么来着?”还是小太监机灵,“皇上,是不是这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点点头,心想:在素月面前又跌面子了。

琴棋书画,李儇也只是会棋,其他三样,他均不精通,但他是皇帝啊,不必事事精通,只要勤政即好。“明日早朝后,把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留下来,讨论一下赐黄巢进士出身的议题。”

话音刚落,李儇便瞧见素月好一个澄澈透亮、泛着崇拜波光的眼神递了过来,对他来说,这无疑是六月的冰水、腊月的棉衣,凡此心事种种,总算没有被白白辜负。

素月和他见过的那些宫女都不同,她明媚安静、冷若冰霜、愁绪满怀,不像别的宫女总是情到深处时提这样或是那样的要求,弄得他好不扫兴,被自卑的迷雾弄得晕头转向,他以为她们之所以愿意和他回眸巧笑、携手相期无非是看上他的权势。唯有素月不同,从来也不向他提什么条件,让他感觉她爱的无非是他这个人——一个不学无术却又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年青皇帝,这怎教他不心存感激?

赐黄巢进士出身的会议只开了一半,李儇便拂袖而去,这群酸儒,从尧舜禹说到夏商周,再从春秋战国说到大唐盛世,国家的律法,先皇的遗言,无一遗漏。循环往复,曲折迂回,得出的结论便是:赐黄巢进士出身,不合礼法制度,坏了规矩。

一年过去了,长安城依旧是长安城,春风依旧是春风,素月依然是那个素月,只是不常见,但是逆贼已渐成势,已经威逼洛阳城了,这教李儇如何不如坐针毡?

大殿上的舞女已经散场,那一股宫廷脂粉气却没有立即消散,那些年青女子身上飘漾出来的香气让这些正襟危坐的大臣们昏沉思睡。李儇命人拨亮宫灯,四周亮堂了些。他挑一眼田令孜,“你上回说的妙计呢?”

“皇上,我们从未来世界请的绝世高手今晚就会现身。”

“要是不现身呢?”

田令孜一时语塞,思忖片刻,“皇上英明神武,威加海内,自然会有英雄相助。”

毕竟少不更事,唐僖宗对这些如假包换的马屁一向毫无免疫能力。

想做一个抛砖引玉式的开场,李儇刚刚把砖抛了出去,也才逡巡须臾,却见漫天的玉如大雪一般纷纷扬扬,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大理寺卿还有六部尚书似乎不约而同地在推荐一个人,在他们的口中,似乎只有这个人才能拯救大唐大厦将倾的江山。李儇有些疑惑,为何如此人材,今日才听说,那些负责举贤的官员整天都在干什么?

“何许人也?”李儇问中书令。

“回陛下,举荐的是兵部侍郎慕容光将军。”

--------------------

第51章

==================

“陛下有所不知。”尚书令接过话头,“这个慕容光家势显赫,祖上曾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此人熟读兵书,领兵打仗,十分在行,若是此人能为陛下效力,乃是国家之幸。”

“那么,此人现在何处?”李儇问。

“陛下,此人正在门外候着。”兵部尚书答道。

“宣。”

“宣——兵部侍郎慕容光觐——见——”

“倒是有几分英武之气,不知道此人有没有真才实学。”李儇心想。

一番宫廷礼仪式的繁文缛节过后,李儇便开门见山地问:“慕容光,你可有退敌良策?”

“回禀陛下,臣有。”慕容光抬头望了一眼李儇,“臣以为,现在贼寇十分猖獗,三个月左右,已经攻下四州十县,敌寇锋芒正盛之时,宜避其锋芒。”

上一篇:野山猫与白玫瑰 下一篇:再度与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