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075)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嗯,对!”

洪双民一愣,急忙点头。

他也是有些习惯了。

在西华医院当了两年科主任,每次听说有什么考察组、领导之类的前来,下意识就有点慌,真要细说起来,西亚医院这边中医科的氛围还真的没毛病,就目前的状况,所有人来了那都挑不出毛病吧?

从洪双民的办公室回来,值班室人已经不少了,中医科的医生们大都已经来了,竟然也在讨论着考察组的事情。

这一群家伙的消息相当灵通呀。

“云珩,考察组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云珩刚刚走进值班室,徐波就问云珩:“听说好几家知名医院的专家联合带队。”

“嗯,刚刚洪院长给我说过了。”

云珩点了点头:“说考察组有可能来咱们医院,这一阵咱们都注意一些,中午可能还会开会说一下这个事。”

“考察组可能会来咱们医院?”

徐波看了一眼边上的田增明和任学东,几个人表情诡异。

“考察组这是没吃过亏吧?”

“什么意思?”

云珩愣了一下,有点没明白。

“我听说考察组这次还有一些专家名家带着自己的学生弟子呢,这不怕来了之后回不去?”

徐波笑呵呵的道。

云珩:“......”

云珩瞬间就无语了,不是你这话什么意思?

还有田增明任学东几个都同样的表情是几个意思?

边上王雪萌忍着笑。

来了西亚医院有一阵子了,现在王雪萌和何永飞也都清楚西亚医院中医科这些人是怎么来的了。

除了云珩是正儿八经自己应聘过来的,其他的没一个是正经渠道来的,都是因为云珩留在这儿的,包括秦大江、田增明等一群原本北羊区区医院的医生。

哪怕是洪双民,也是因为云珩过来的,包括她们两个。

这么算下来,真的有点可怕呢。

徐波没有搭理云珩,而是兴致勃勃的开始和田增明任学东讨论:“老田,老任,你们说这次能留下几个,要不咱们开个盘。”

“我觉的至少两个起步。”

田增明笑呵呵的道。

“两个是不是有点少?”

徐波摸着下巴:“我听说这次人不少,除了几位专家,差不多来了十来个人呢,最起码不留下一半?”

“一半有点多了吧?”

连原本都不怎么掺和这种事的岳少江都插嘴道:“我觉的两三个还是没问题,一半的话,可能性不大。”

“我猜两三个吧。”

任学东道:“这个我觉的还是靠谱的。”

“那我开个盘!”

徐波笑呵呵的开始拿纸:“这个赔率咱们商量一下,我做庄。”

“我说你们够了!”

云珩都无语了,特么的你们一群人什么意思?

岳少江你那么傲娇的人都跟着学坏了吗?

第591章 马喷子

“朱主任,白主任!”

西华医院,马铁全正在招待着一群考察组的成员。

考察组带队的都是全国各大医院的专家名医,可以说是杏林界相当有名气的大拿,这么一群人过来,哪怕是马铁全也要慎重。

学术有交流才有进步,这几年无论是国家还是中医人自己,其实都在寻求变革,都在给自己找出路。

中医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或许只是一门医学,甚至有的国家还不怎么认可,可对华夏人来说,最起码对大多数的华夏人来说,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医学那么简单了。

中医黑固然存在,任何时代都有对民族不自信的,也有卖国贼,汉奸,甚至当年还有人叫嚣着废除汉字。

可不管怎么说,中医作为土生土长,伴随华夏民族几千年的一门医学,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中医都有特殊的情感的。

自己的孩子再差,那都是自己的,别人的孩子再好,那都是别人的,这就是华夏人大多数人的一种情怀,这个情怀对错姑且不论,可这就是民族的传承和根基。

现代医学再如何发达,一旦谈起来,所有人都称之为西医,就像是当年的火柴一样,人们称之为洋火,为什么叫洋火,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连生产火柴的能力都没有,一根火柴都是进口而来的。

医学无国界,医生有国界,学术无国界,文学家科学家有国界,可放到中医上,中医本就有国界,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医学,伴随着华夏民族而生,绵延至今。

自己的东西,没有人愿意比别人差。

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医一度被质疑,一次又一次的被抹黑,大多数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都感同身受,在给中医找出路。

前些年,特别是屈同文季风文等人之前,中医流派传承,互相之间交流少,藏私,敝帚自珍,而到了现在,不少中医流派和中医名家都开始抛弃了门户之见,放开了自己的思想,公开了自己的学术,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希望能让中医不断进步,给中医找到新的出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