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117)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患者是不是肺气肿、高血压,和我们中医治疗一点关系都没有,从患者的情况来看,患者年事已高,阳气本就不强,再从患者的脉象来看,脉细弦,舌淡紫,这些都是寒气内盛的表现。”

一群人纷纷点头,朱森强又瞪了一眼罗亚辉。

边上的晋世杰都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罗亚辉,有种自己当初的既视感。

自己当初好像也是被廖主任这么看的吧。

说是科室的佼佼者,结果一开口就犯了错误,着实没给主任长脸。

林学海看了一眼云珩,又看了一眼考察组的青年医生。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和云珩比的时候吧,还觉的这一群青年医生挺不错的,可现在和云珩一比,怎么感觉到这一群天之骄子有点菜呢。

脉证!

中医治病,自然是结合脉证,具体分析,正如云珩所说,患者年事已高,阳气不强,脉细弦,舌淡紫,都是寒气内盛的表现,这些问题,刚才罗亚辉和刘彦军都没有问出来。

一开口就是患者是脑梗阻,淤血阻滞脑络,应该活血通络什么的。

云珩继续道:“化瘀通络固然没错,可在化瘀通络的同时,首先要考虑气血运行的环境特点,那么气血运行的环境特点是什么呢?”

“血得热而行,得寒则凝。”

边上任学东高声回答道。

“对!”

云珩点头:“气血运行的特点就是血得热而行,得寒则凝,瘀血阻滞也就是不通,不通则往往是寒导致的,治病寻因,只知道患者是瘀血阻滞脑络,而不去了解淤血阻滞脑络的原因,那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什么区别?”

“云医生这言辞还是这么犀利呀。”

晋世杰轻声和边上的岳少江说着话。

云珩的言辞,晋世杰是见识过的,他们科室现在还有一位菜医生呢。

看人下菜郑飞平。

这一次云珩倒是没有针对谁,只是就事论事。

有什么说什么,随着水平的提高,云珩的气质也跟着有所变化,这是潜移默化的。

这几天这一群考察组的青年医生在医院转悠,云珩也看在眼中,也丢了一些探查过去,一群五级六级的,最差都是四级,接近五级的水平。

可这么一群天之骄子,却依旧受到了西医思维的影响,这就让云珩有点失望,所以这会儿解释的时候,云珩也就没怎么客气。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句话可真是把考察组的一群青年医生说的臊得慌。

人都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话虽然不准确,可不少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因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往往是一些中医医生评价西医用的说法,说西医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今天云珩却把这句话给了考察组的一群青年医生,着实让人脸烧。

可问题云珩说的却很有道理。

最起码从刚才他们一群人的表现来看,完全就符合这个评价。

只知道淤血阻滞脑络,不去寻求淤血阻滞脑络的原因,不去找为什么,这可不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

朱森强和钱中锋等一群带队的专家,都觉的臊得慌。

这几天他们是天天盼,盼着云珩露两手,也盼着自家这边青年医生和云珩切磋一下,这好不容易盼到了,刚一交锋,己方就被人家戴了一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帽子。

真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第619章 又来急诊

“老任,你在干什么?”

徐波悄悄凑到任学东边上,任学东竟然在录视频。

“给我们梁主任发过去。”

任学东笑着道。

上午马铁全和梁万明还在这边,一上午没什么事,马铁全和梁万明都撤了,没想到中午吃午饭,就来急诊了。

“咦!”

徐波一愣:“我也给马主任拍一个吧。”

任学东:“......”

“中医中并没有脑梗死的说法,脑梗死可以归类到中风一类,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

云珩继续说着:“现代医学所说的脑梗死,我们是可以参考,一般病因都是淤血阻滞脑络,可在具体治疗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辨明病因的。”

“中医诊病,分阴阳、分虚实,分寒热,这个很重要,气血运行,血得热而行,得寒则凝,这就是气血运行的环境特点,如果内环境寒气偏重,血行就会缓慢,一旦气血运行缓慢,就像是原本湍急的河水流速减慢,就容易造成淤积,患者年事已高,阳气本就不强,脉弦细,舌淡紫,寒气内盛,必然会造成气血缓慢,从而淤血停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