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192)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这一下云珩就明白了。

怪不得这一群人先说省,然后说自家医院,就像是表功大会一样,这都是让领导知道的。

公立医院不属于盈利机构,虽然要自负盈亏,可上上面的扶持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能够得到扶持的医院,肯定是当地最好的医院。

就省一级来说,肯定是厅直属的三甲医院,排名靠前的,能出成绩的,越能得到扶持,就市一级而言,肯定是市直属的三甲医院,县级肯定是县级直属。

越是亲孩子,越是有名气,越是得到的扶持力度大。

而且越是小地方的牛逼医院,得到当地的扶持越高。

一般来说,县区级是很少有三甲级医院的,大多数县城的县级医院都是二甲,三乙都很少,可如果有了呢,那肯定是香饽饽。

目前西亚医院还属于北羊区,二级丙等,在财政扶持上还属于北羊区卫生财政。

“不要浪费马主任一片苦心。”

冯兴平轻声提醒云珩。

今天这个会议,对于其他人来说,形式大于实际,正常交流也就可以了,可对云珩来说,对西亚医院来说,那意义可就不同了。

会议结束,到时候一些内部官网或者平台上面肯定要报道,中医药协会的公众平台也会说。

某年某月某日,省中医药协会研讨会,哪一家医院都参加了,说了什么话。

省中医药协会,省厅对西华。甚至第三医院这些医院来说,都不算什么,可对西亚医院来说,那就不同了,区一级医院上了副省级的宣传,这难道不给北羊区长脸?

这就像中州省中医药协会这边,那是极度鼓励会员加入国家中医药学会的,对升级来说,自家省级会员进了国家级,那就是有面子,那就是成绩。

而且王卫平本就认识云珩,知道西亚医院,愿意扶持,可扶持照顾总要有由头吧。

这次这个事就算是由头。

“那我就说两句,说的不好,还希望各位前辈见谅。”

云珩听明白了。

“说嘛,研讨会,本来就是畅所欲言。”

马铁全鼓励道。

“刚才几位主任专家都说过了,咱们中州省中医药行业确实排名不算靠前,可实际上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医药行业也都到了一个瓶颈期。”

云珩缓缓道:“随着前些年人们对中医药产品的盲目信任和对中医药制剂的盲目认可之后,这几年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在这个阶段,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发展都到了岔路口,该怎么走,中医人该怎么培养,这是各省份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州省如果能抓住机会,找到出路,那么是很有可能超越,让咱们省的中医药格局再上一个台阶......”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云珩真的是不擅长自我吹捧,既然说,那就说点事实,云珩这么一番话说出来,不少人都诧异了。

“小云你继续。”

马铁全都拿起了笔记本。

第674章 红色萦绕

“我看过不少相关方面的论文和资讯。”

云珩继续道:“我个人觉的,无论是中医还是中医药的瓶颈期都是有着历史原因和时代的局限性的,所以想到打破这个瓶颈,青年医生的培养和中医意识的培养极为关键。”

“我们西亚医院虽然是一家新晋的二级丙等医院,医院规模不大,可中医科的医生普遍都是青年医生......”

马铁全刚刚拿起笔准备做笔记,就差点被云珩闪了腰。

这闹了半天,还是转回去了?

只是你这前奏是不是有点长?

梁万明差点没笑出声来。

“小师弟有意思。”

周志全和云珩接触不多,也就去年春节见过一次,之后没打过交道,也就是听说了云珩的一些事,今天还是第二次见。

“是很有意思。”

张海华笑着道:“周师兄您接触的多了就知道了,小师弟这个人很有趣。”

“不过说的话很中肯。”

周志全点头。

云珩虽然同样说了西亚医院,可和前面等人还是不同的,也就是举例子,话题还是有一定的务实性的。

在场的都是大拿,云珩说的一些状况在场的人不是不了解,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有的人没细细的想过,有的人想过懒得说。

到了五十来岁,进无可进,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安安稳稳的在科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已经是大多数医生梦寐以求的生活了,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再挂几个头衔,就是大多数医生的顶点了。

院士了,国医大师了什么的,做梦的时候想一想就可以,还是要面对现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