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396)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一时间,现场再次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的听云珩说着。

云珩继续说道:“金元时期著名的四大名医之一,中医寒凉派的创始人刘完素曾经说过,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施于品剂,其功用岂有穷哉.....’”

“中医正是运用中医药的这种特性,才能在实际的临床中无往而不利,自古至今,有名医也有庸医,名医哪怕是癌症也能治愈,庸医哪怕只是风寒也有能导致人死亡,为什么,正是因为庸医不懂用药,所以伤害更大。”

胡文艺和谢开阳两个人对视一眼,特么这是不是在内涵自己?

“小云你这意思,咱们就这么放任不管?”谢开阳的语气中都有了几分不耐烦。

他不介意和云珩辩论,云珩说的东西固然有道理,可中医药难道就不开发了,一时间,谢开阳甚至觉的云珩比那些老古董还可恶,这样的年轻人,又有如此顽固的想法,等到名气越来越大,话语权越来越重,越是阻挠中医药发展的罪魁祸首。

“谢老误会我的意思了。”

云珩道:“刚才我就说过,我并不反对对中医药的开发和利用,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的运用肯定也要与时俱进,但是......”

谢开阳又头大了,你前面说的再漂亮,一个但是,转折的就有点可怕。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运用中,更要结合实际,合理的去开发,而不是滥开发。”

“那么小云你觉的什么样的开发算是合理的开发?”胡文艺问道。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要么,单纯以现代医学的基础去研究,去开发,不要打中医的幌子,我前面就说了,无论是动物也好,植物也好,他都只是一种药物,里面也有着成分,可以去提取,可以去研究,但是这个时候,这个药物就不再是中医药,完全的抛开中医的影响,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这样难道不好?”

一时间马铁全等人都若有所思。

云珩的这个说法倒是比较少见,不过细细想来,又非常的合理。

你现代医学可以去研究,完全站在自己的根基上去研究,现代医学也有着自己的理论和基础,这样研究出来的药物就运用在临床上,就是现代药物。

“另一种,既然要开发研究中医药,那么就不能抛开中医人,什么药物具有什么样的危害,能不能批量生产,有没有提纯的必要,在实际的临床中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开这一种药物,都严格的去执行,说明书让中医人去参与,禁忌,注意事项都站在中医的角度去标注。”

“西医医生没有开中药的权利,中医也没有开西药的权利,可为什么中药材经过加工成了中成药或者纯中药制剂之后就成了两栖动物,西医可以开,中医也可以开?”

“这......”

胡文艺和谢开阳陷入到了沉思中。

云珩并没有完全的阻止开发和利用中药材,中药材可以开发,可以利用,但是要正确的开发和利用,可在实际中呢,要么中医为中医药制剂背黑锅,要么就像是云珩说的,中成药和纯中药制剂成了两栖存在,谁都可以开。

“这样的开发利用算是合理的吗?”

云珩缓缓道:“药物,毕竟不同于其他东西,有弊端,我们就要想办法消除弊端,而不是对弊端视而不见。”

一时间,不仅仅胡文艺和谢开阳陷入到了沉思中,就是岳安云等人也禁不住沉思。

如果真的如云珩所说,用这两种方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药材,那么可行吗?

完全是可行的,现代医学就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中医就站在中医的角度,而不是胡乱的结合,你参考我,我参考你。

“说的好。”

岳安云一拍桌子道:“医学本就是严谨的,既然要开发利用,那就要客观的去看待问题,而不是对某些东西视而不见。”

第824章 云珩之威

“中药材,有的药物偏性小,像人参、黄芪、黄连、柴胡等,有的药材偏性大,像附子、甘遂、大黄等。”

云珩缓缓的说着:“在实际的临床中,什么药物需要特别注意,什么药物个体差异小,这些都是需要严格掌控的,中医药的搭配,君臣佐使相互制衡,很多时候都是有讲究的,就说黄芪,黄芩是清热解毒的药物,气寒味苦,现代医学对黄芪的研究并不少。”

“然而又有几个人知道,黄芪本身是有升降沉浮的特性,从药物本身来讲,黄芪偏重于沉降,所以在遇到头面部有火热证的时候,黄芩的这个沉降特性就使得黄芩不能很好的治疗头部的热证,往往这个时候,就要对药物进行一些处理,来改变药物升降的特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