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461)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虽然我没有去过太大的医院,但是医院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医院的传统基本上都是以老带新,无论来多少新人,最初都是要看着老人的脸色的,只要有着榜样,有着引导,总不会太偏。”

“齐院长的这个认识非常好啊。”

江远北满意的点了点头,云珩说的不错,齐亚萍虽然没去过大医院,之前一直在社区医院工作,却很有能力,很务实。

“这一段时间西亚医院逐渐步入正轨,齐院长尽快把医院这边的事情理顺,等吃过小云的喜酒,我给你联系一下京都的医院,你去进修一段时间,主要看看人家大医院的情况,取经学习。”

江远北笑着对齐亚萍说道。

“谢谢江校长。”齐亚萍急忙道谢。

齐亚萍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她的短板就是没有在大医院待过,最初社区医院加上护士也就十来个人,诊室也就三个,更别说什么科室了。

这一段时间,西亚医院人员增多,各方面运转,还真多亏了洪双民。

不过洪双民是肯定当不了院长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副院长就是洪双民的极限了,如果没有齐亚萍,院长人选就有可能空降了。

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突然之前前来喊郭有唐的护士又急匆匆的来了。

“云医生,郭主任让您去一趟。”

“走吧,一起去看看。”

江远北说了一声,三个人一起向急诊科走去。

到了急诊科,陈凡明和胡学忠竟然已经在了,正在给患者做检查。

患者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孩子,气息奄奄,正躺在病床上,胡学忠正在给做检查。

“江校长,齐院长,珩珩。”

郭有唐打了声招呼,急忙给云珩说情况:“孩子是白血病,之前一直在下华市市中心医院治疗,一周前突然高热寒战,体温40°c,在下华市中心医院治疗无过,今天紧急送来西华市,患者家属要求来咱们医院。”

“小儿白血病?”

云珩听过郭有唐的讲述,这才明白为什么陈凡明和胡学忠两个人在场,依旧如此棘手。

白血病,又称血癌,可以说是绝症。

现代医学针对白血病除了常规的保守治疗之外,就是骨髓移植了。

“云医生,您就是云医生吧。”

郭有唐还正在给云珩说着情况,孩子的妈妈已经哭着走上前来了。

“云医生,求求您了,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家孩子啊,他才十四岁。”

孩子的妈妈一边说一边流着泪。

陈凡明什么的孩子的妈妈并不认识,不过云珩的事情孩子的妈妈却知道,义诊活动最后一天,现场就来了一位癌症患者,之后转到了西亚医院治疗。

患者在西亚医院治疗的前一个月,基本上每天都有网红直播患者的情况,患者现在虽然还没有痊愈,却已经出院了,在家里继续用药,定期复诊,属于带病延年。

也正是因为有着先例,所以孩子的妈妈才对云珩抱有很大的期望。

第873章 气阴两竭

除了治疗理念方面的不同之外,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养。

中医预防为主,治疗疾病也讲究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在针对不少重症和大病的时候,中医最大的优势往往能体现出来。

西医在治疗上确实有见效快,效果明显等一些特色,但是面对重症危证,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就西医的一些抢救手段和急救手法而言,很多时候真的是好坏参半,说不好是对是错。

就说强心剂、肾上腺素等一些药物,都是急救中的常用药,关键时候可以挽救生命,但是这种挽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生命的一种透支,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手术,特别是癌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不仅仅要经历非常痛苦的化疗之路不说,术后能活多长时间也是很难说的,手术成功不代表痊愈。

一些时候,原本可以活半年,却因为手术导致元气大伤,术后一月患者就走了。

换句话说,西医更多的考虑的是眼前,而中医更多的考虑的是长远。

所以在面对重症的时候,很多中医人都不会保证痊愈,亦或者多长时间痊愈,都是先治疗眼下的危证,解决眼下的棘手的症状,然后考虑后期,带病延年。

特别是面对癌症患者的时候,哪怕是相当了得的国医大师也不敢说自己就能治好人家的癌症,只能说让患者尽可能的减少一点痛苦,延长一点生命,走的安详一些,少受点罪。

但是在这个减少一点痛苦,延长一点生命,走的安详一点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情况好转,效果更好,患者心态调整,或许就有活的更久一些的可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