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490)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杨英河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就说了大半个小时,不过现场却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吭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杨英河所说的故事中。

准确的说是经历中。

正如杨英河所说,现在的孩子幸福,有明亮的教室,有课本,有老师,还有上下课,还有假期,那时候,杨英河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东西,想要摆脱命运,就只能拼命的去学习。

诚然,有一些名家确实是世家传承,可不少中医人其实都是杨英河那样成长起来的,哪怕是世家传承,也要从基础学起。

“说的有点多了。”

杨英河说了一会儿,笑着道:“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免感慨,我说这些只是为了告诉你们,当医生不好当,既然学了医,就不能后悔,好好学,你们有着更好的条件,要比我学的更好。”

说着,杨英河看向云珩:“小云,我听说你毕业才两年,就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也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学的,咱们相互交流嘛。”

云珩:“......”

就交流这个经历?

一时间云珩都有点愣了,这怎么交流?

我有个面板?

有个模拟空间?

“云医生也说说嘛。”

雷毅笑着道:“其实我们也好奇,云医生年纪轻轻,经历对大家来说应该更有借鉴意义。”

“我......”

云珩张了张嘴:“我其实也没什么窍门,上学那会儿,我除了上课,就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

“这个我倒是知道。”

田小雅笑着道:“云珩那时候基本上不怎么和人出去玩,整天都是图书馆,在学校泡了八年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书基本上都被云珩翻遍了。”

“这就是经历嘛。”

杨英河笑着道:“所以说,这世上很多事都没有捷径,你们看着小云刚毕业进步快,水平高,却不知道小云在学校的时候就比大多数人勤奋,八年都在图书馆看书充实自己,毕业之后把学到的看到的运用在临床上,这才能一飞冲天。”

“杨老谬赞了。”

云珩都有点心虚。

“有个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杨英河道:“往往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是因为他们在不鸣则已的时候就在做准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一鸣惊人。”

“杨老说的太好了。”

雷毅笑着道:“今天这些孩子能听到杨老分享的经历,那可是难得的运气。”

“话不能这么说。”

杨英河笑着道:“医者,意也,作为医生,不仅仅要学习中医基础方法,还要注重悟形,在临证中悟出老师没有讲而且之前文献没有记载的医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大成,才不会草菅人命。”

“今天我说这么多,一方面是希望同学们能刻苦学习,不负机会,另一方面也能有所悟,能给你们带来一丁点的帮助,我今天这一番话也算是没白说。”

说着,杨英河顿了顿:“我说的也不少了,同学们就没什么话说,有什么疑惑也可以问一问。”

“杨老可是难得有时间,大家要珍惜机会。”

王志强也急忙说道。

面对杨英河同学们还是有点紧张,在王志强的催促下,才有人小心翼翼的问:“杨老,我们其实也想学好中医,但是却总是觉得不入其门。”

“很好嘛。”

杨英河笑着道:“这也是疑惑,问出来,正好大家一起解决,小云先给说说?”

云珩:“......”

第895章 并不特殊

“云医生给大家说说嘛。”

雷毅也笑着道:“怎么学好中医,不得其门而入,我想是不少中医医学生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是啊,云医生年轻,水平却高,想来对这个问题应该是很有发言权。”

韩开平也笑着道。

“那我就说说吧。”

云珩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道:“怎么学好中医,这个问题往小的说,只是关于医学方面的问题,往大的说,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

“上学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操心过怎么学好中医,也操心过怎么学好英语,怎么学好数学,怎么学好物理。”

“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有我们操心的问题,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赚钱。”

杨英河微微颔首,对云珩相当满意。

“云医生厉害啊。”

私底下田小雅和林文斌也低声说着话。

一些人可能还没有明白,但是一些人其实已经明白了。

如何学好中医,这是学生的疑问,从这个单一的问题来讲,就会造成一种中医难学,和其他学科有区别,中医有门槛,要学这个不容易,所以才有如何学好中医这么一问。

现在云珩把上学期间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学好数学这些和中医并列起来,学生阶段,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此一来,中医就不显得特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