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63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这几年,随着医院的患者增多,医生门诊压力大,已经很少有医生能像云珩一样有耐心了,那么多患者,在一位患者身上浪费那么多时间,有可能上午的患者都看不完,会耽误自己下班。

而且医生的挂号费和奖金挂钩,多看一位患者和少看一位那就不同了。

听着听着,朱森强是由衷的佩服。

然后再看云珩开的方剂,方子虽然还没使用,可结合云珩之前的对话,这个思路明显是云珩在和患者聊天过程中找到的线索。

“嗯,这个方子回去先用着。”

朱森强在方剂上面签了字,然后又把患者原本的号拿了过来,在后面写了几个字。

“下次来你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不需要挂号。”

“谢谢,谢谢朱主任。”

患者一听急忙道谢,挂燕京医院中医科这几位主任医师的号可不容易。

往往有时候医生让定时复诊,可挂不到号,复诊就要延迟,治疗就要耽误,现在朱森强给了他特权,怎么能不让患者高兴。

第1006章 被冷落的齐院长

“刚才的方子你有多大把握?”

等患者走后,朱森强询问云珩。

“没多少把握。”

云珩道:“从脉症来看,病因其实不好判断,我之前猜测是不是脾,后来考虑到木防己汤已经用过了,排除脾,皮、肉、经、络、筋、骨、气、血这些都有可能。”

都说中医治病难在用药,用药固然难,可辩证要更难,辩证不清,也就无法对症用药。

大多数病症,从脉症都能看出端倪,可一些病症,脉症不符,或者脉症相逆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甚至有的病症脉症都难以查出端详,所以不少大医都谆谆告诫,在诊病的时候一定要四诊合参,多番印证,这样才能把失误减小到最小。

“这种情况我之前也没有遇到过,只能从一些其他细节判断,既然排除脾,那么考虑是不是肝主筋脉经络。”

“是啊。“

朱森强道:“确实不好确诊,不过你刚才能通过和患者聊天,判断从肝出发,也确实算是心细如发了。”

这个病不好治,朱森强很清楚。

西医有查不出病因的病症,中医也有辩证不清的病症,只不过中医更依赖于人,有可能这个人不行,另一个人就行。

所以中医更注重的是博。

越是博学,了解得越多,掌握的东西越多,在临床上发挥的时候,水平也就越高。

“从患者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要是遏制不住,疼痛的频率会越来越频繁,到时候可能会因为剧痛不治身亡。”云珩说道。

“所以我才给了他电话,希望你的方子能有效。”

朱森强说着开始叫下一位患者。

在西亚医院的时候朱森强就知道云珩了得,这一次窥一斑而知全豹,别的不说,云珩的这个耐心和细心是绝对值得推广的。

从西亚医院回来之后,朱森强其实是很认可和羡慕西亚医院的模式的,也有心在京都医院这边推广,只不过他毕竟是副主任。

特别是陈凡明离开之后,魏正硕心情很不好,朱森强很多话都不敢说。

其实要是能让魏主任也去一趟西亚医院看一看,也是极好的。

......

京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今天同样是齐亚萍来到这边的第二天。

齐亚萍并非临床系,她主要是来这边学习人家医院的管理还有各方面,所以所在的是中医药大学的医务科。

只不过来了这边两天了,齐院长也只能坐在医务科的值班室发呆,一点事都做不了。

医院的医务科是一个很有强势也很关键的行政科室,对内负责医生的考评、晋升、评选、培训等等,对外负责医院的宣传、交流沟通以及医患矛盾的处理,同时制定方针、组织管理、检查、监督等等。

屈同文安排齐亚萍来京都中医药大学医务科这边,倒也是非常对口的。

医务科所谓医院的强势行政科室,一般都是由强势的副院长直接管辖,有的医院甚至是院长直接管理,在这边齐亚萍也能了解一下人家大医院是如何安排活动,组织医疗等等。

只不过屈同文明显有点忽视了人家大医院这边的傲气。

京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科室众多,在全国中医类院校中排名前列,医院的医务科科可是一个大科室,科室人员不少。

不过人家京都这边的医院还真不像是西华市那边,齐亚萍虽然是西亚医院的院长,但是来到这儿,却算是小人物。

也就报到的当天医务科的科主任简单的和齐亚萍说了两句话,然后就让齐亚萍在值班室工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