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786)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说着云珩继续在黑板上写了一些情况。

“后续患者也做了多方面的检查,声带、肺部检查、呼吸系统,凡是和发声有关的,基本上都检查过了,却不能找到准确的病因。”

“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西医发展史的同学应该知道,西方文化的发展是以文艺复兴为分界线,在文艺复兴之前,西医最常见的疗法是放血、还有催吐、催泻、节食、和药物,而且那个时候药物匮乏,准确的说那个时候现代医学的水平其实和中医相差甚远,只是中医治疗手段的小部分。”

“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对很多事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后,西医才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的,所以西医应该是循证医学。”

台下不少同学都点着头,很多老师也都点着头。

西医确实应该是循证医学,也就是说西医的任何判断都是要建立在准确的证据之下的,要有相应的数据,相应的发现,如此才能确诊。

“而循证医学在很多认识上其实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你的证据是要建立在眼下医疗水平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现在的医疗水平能发现什么证据,你才能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不了的,对西医来说就是盲区。”

不少同学都再次点头。

是啊,循证医学,讲究证据,而证据是要发现的,如果发现不了,那就是盲区,非常准确。

“而中医是辩证医学,中医确诊只需要推理准确,从脉证能够推理到病因,整个逻辑没有问题就可以,不需要去强行证明某些东西的存在,只要我觉得它存在,还能说得通,那它就存在。”

说着云珩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继续道:“就失声而言,现代医学能够确定的几个因素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声带、功能性失声、咽喉部肿瘤等原因,这也是后续治疗屡屡无效的原因。”

“再用中医的角度来看。”

云珩道:“患者的病情其实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体阳虚,感染寒邪,导致肺气预备,宣降失常,水湿阻滞而障碍发声。”

“在中医的认知中,肾气是声音的根本,肺则是声音的门户,基于这个基础,再结合患者的症状,那么患者的病情就一目了然了。”

“因为寒邪,导致下闭肾气,上闭太阴肺气,声音的根本和封闭,门户封闭,那么患者不能发声就是非常合理的。”

“这种情况,我们中医治疗的手段甚至非常简单,针对患者的病症,选用经典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宣肺气、温暖肾气,表里同治,患者很快就能痊愈。”

“而在实际的治疗中,患者也是两剂见效,三剂痊愈。”

“云医生讲的太好了!”

“真的是这样子。”

“当时我还纳闷,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症竟然让那么多名医束手无策,原来是如此简单。”

“我们觉得简单是因为我们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要是从西医的角度,可能还找不到病因呢。”

一些同学和老师轻声讨论着。

云珩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不少同学之前可能猜测,患者是不是遇到了非常棘手的病症,却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其实这就是中西有别。”

“有时候,中医感觉到棘手的病症,西医可能治疗起来很简单,同样,有时候西医感觉到棘手的问题,可能中医会觉得很简单。”

说着云珩笑了笑道:“所以我说我只是运气稍微好一点,取得了一点点的小成就,如果大家好好学习中医,有可能遇到我这一次遇到的情况,也有可能让患者感激,也有可能让其他人觉的了不起。”

“中医有中医的优点,西医也有西医的优点,学习中医的时候不要去做对比,学好自己,在临床上,肯定会遇到类似于我这一次的情况。”

“哪怕不是遇到著名歌星,只是遇到普通的患者,我们为患者缓解了病痛,治好了很多西医专家都没治好的病症,既是功德,我们自己也有成就感。”

一时间,不少同学都被云珩的话带入了进去。

这一次云珩讲解的病案是非常真实的一个例子。

难吗?

非常难,甚至不少国际名医都束手无策。

简单吗?

也非常简单,只要中医扎实,不少人中医医生都能治疗,也就是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

用生存者偏差来说,越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越能给一些人带来影响,这也是云珩讲解这个病案的目的。

“还是寇老了解。”

唐贺文笑着对寇正凡说道,他也是听到后来才明白云珩讲解这个病案的目的。

第1116章 万事万物都有偏性

每个人都有一夜暴富的梦想,都有一夜成名的梦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