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871)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如果说医院的科主任算是一个临床方面的负责人的话,那么医教科管的可就多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医教科主任的权利要比其他科主任大的多。

早知道会有今天的话,龚志红当初又何必呢?

不过龚志红能有今天,能在西亚医院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的时候还能占据如此实权部门,也是龚志红这两年兢兢业业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从京都来的吴雪玲现在给龚志红担任副手,医教科副主任。

“下面有请我们西亚医院所属省中医药大学江远北校长致辞。”

龚志红在一番开篇之后,然后是江远北讲话,前来的领导们讲话,之后是院长齐亚萍。

“现在有请我们西亚医院院长齐亚萍齐院长........”

在掌声中,齐亚萍到了发言席。

走向发言席的时候,齐亚萍内心的激动和感慨并不比龚志红少多少,甚至有过之。

西亚医院的院长,三甲医院的院长,对于齐亚萍来说,和一步登天没有任何区别。

齐亚萍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对她来说,这三年真的是她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三年。

“在此搬迁运营之际,我们西亚医院和省中医药大共同商议决定,为西亚医院立三条院训,这三条院训以后永不动摇.......”

在一番讲话之后,齐亚萍面色郑重的面向众人,声音坚定。

“第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西亚医院必须保持传统中医科室的纯粹性........”

“第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急诊领域必须有中医的一席之地........”

“第三,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西亚医院传统中医科室的比重都不能低于百分之五十........”

这三条之前云珩给谢云章等一些人说过,不过其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听着齐亚萍说出的三条院训,不少留在西亚医院观礼的传统中医人都为之动容。

就像范增峰说的,一开始,西亚医院或许能以传统特色为主,可随着医院的发展,随着人心的驳杂,后续西亚医院还能不能保持现在这样子?

有了齐亚萍今天宣布的这三条,只要做到这三条,那么传统中医始终都会在西亚医院占据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

这三条院训,其实更像是一个标杆,告诉后来者,西亚医院最重视的是什么。

上行下效,有时候很多普通医生学什么,更多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什么,而是看上面喜欢什么,看学什么能在医院受到重视,这其实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就像范增峰,在自家学校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排挤,因为大多数类似于谢开阳、胡文艺一类的创新派,并不喜欢范增峰。

在很多医院,在很多院校,可能都有类似于范增峰那样的,有的人扛不住,有的人被排挤走........

“好啊。”

“希望西亚医院能做到。”

“有着小云在,应该没问题。”

不少人都提升讨论着。

齐亚萍也就三条院训具体做了一番解释。

齐亚萍讲话之后,龚志红又宣布西亚医院聘请寇正凡为西亚医院的荣誉院长,在诸多同仁和领导的见证下,寇正凡成为了西亚医院的第一任荣誉院长。

会议足足开了一整天,就西亚医院以后的规划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西亚医院的搬迁启动仪式在诸多领导和业内同仁的见证下顺利、圆满、成功召开。

这一次搬迁启动仪式也在西亚医院的历史上留下了崭新的一页,为西亚医院以后的做大做强拉开了序幕........

(这两天忙了些,后面会补上更新......)

第1180章 稳定军心

当天的搬迁启动仪式结束,整个西亚医院也等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医院除了原本的西医科室,也就是合并之后的急诊科之外,其他科室都已经搬迁到了新院区。

新的环境,新的心态,新的开始,新的展望。

“啊......”

早上,云珩走进科室的时候,就听有人吐槽:“凭什么,凭什么,搬迁了个寂寞,咱们还是在老房子,果然是后娘养的。”

“肯定是后娘养的啊,咱们医院不就是因为中医打出的名气嘛,抱怨什么?”

有人道:“咱们也都是跟着沾光了呢。”

“都是一家医院的,也不能厚此薄彼嘛。”

“咱们又不是没有新院区,只是还没建好。”

郭有唐从边上走过来:“以后咱们搬迁的时候,他们不也要看着,而且急诊科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门诊,地位特殊,位置相当重要,怎么能说厚此薄彼呢?。”

“就是。”

周素云也笑着道:“有唐叔说的对,急诊科在任何一家医院,地位都不低,不可或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