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1875)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进入名医堂,不仅仅要有水平,还要有贡献,更要有医德,就这三点而言,哪怕陈凡明现在都没有资格,陈凡明水平够,医德也可,可对西亚医院的贡献还没有达到。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云珩有点犹豫,好像是他自己给自己争取什么。

范增峰却说这件事必须云珩牵头,要不然难以服众。

“名医堂!”

齐亚萍轻声嘀咕了两句,越琢磨越觉得云珩的这个想法不错。

其实对于有水平的医生来说,名比利要更重要,因为有了名,他们就不会缺利。

这个名医堂虽说是西亚医院内部荣誉,可以西亚医院现在的情况来说,真的只是内部吗?

云珩必然是第一位名医堂专家,到时候陈凡明、褚高鹏等。

等到十几年二十几年之后,西亚医院名人堂的专家大部分被评选为国医大师,那时候.......

虽然很遥远,可齐亚萍也不是看不到,她比陈凡明也就年长几岁而已。

........

三天义诊时间一晃而过,西亚医院的搬迁启动仪式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绩。

“三天义诊期间,门诊每天急诊量达到了五千八百人次。”

洪双民在会议室说着三天义诊的成绩。

五千八百人次,这对于西亚医院来说,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新高,更说明了西亚医院的口碑。

“而且还是因为咱们医生不够,不少患者都挂不到号。”

洪双民道:“第一天咱们的系统就崩了.......”

这个事云珩知道,还多亏了米诗琳安排了米胜的技术迅速处理。

之前西亚医院压根都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要考虑到了,西亚医院也要有专门的诊疗系统了。

“随着义诊结束,医院每天的接诊量应该能控制在三千人次。”

洪双民道:“这也是咱们西亚医院目前的极限了。”

齐亚萍看着会议室内的医生,在峰会之前,西亚医院就来了一批医生,峰会之后还留下了一些,都是一些老名家的徒弟之类的,水平在线。

不过西亚医院一直都是宁缺毋滥的态度,目前整个中医科室加起来,执业医生也就一百多人,分散下来,每天三千的接诊量确实算是极限了。

不着急,一步一步来。“

齐亚萍深吸一口气,抑制着激动,先对众人进行了表扬,然后再次宣布了云珩提议的名医堂计划。

当齐亚萍说到名医堂计划的时候,云珩能明显感觉到陈凡明的情绪都微微有了变化。

怪不得那天范增峰说,这个名医堂可不仅仅是西亚医院的名医堂,而是整个杏林界的名医堂。

“洪院长你和林院长商议一下,在行政楼规划一个名医堂出来。”

齐亚萍对洪双民说道。

“知道了齐院长。”

洪双民点了点头。

这个名医堂以后就是西亚医院最高水平和最高贡献的一个认可。

像任学东和岳少江等人,都禁不住目光灼灼。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来说,主任医师就是最高职称,可到了主任医师,还能有别的其他的荣誉,比如院士了等等,西亚医院的这个名医堂,那就是主任医师之上的一种荣誉了,对于顶尖医生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第1183章 能不能单独说

“范增峰是个人才啊!”

酒店的休息室,寇正凡笑着夸赞。

听了云珩关于西亚医院名医堂的事情,寇正凡对范增峰是刮目相看。

听云珩说,西亚医院的不少想法,好像都是范增峰提出来的。

“是一位务实的人。”

季风文也点头。

像之前范增峰提的医生收入和医院收支平衡的事情,其实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在西亚医院正在向上发展的这个阶段,范增峰当时的说法,其实一些领导都不一定喜欢听。

有些事一些人明明知道,可要是影响眼下,那么宁愿往后推。

特别是一些领导,在自己的任期,只要一切都好,麻烦事推给后面就好。

而范增峰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给出一些意见,这样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的想做事的。

“范教授之前一直名声不显,不受重视,也正是因为性格原因。”云珩笑着说道。

“来到西亚医院,也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岳安云笑呵呵的道。

为什么有知遇之恩这个成语,历史上,多少人为了报知遇之恩,粉身碎骨,死而后已,正是因为一些人哪怕有梦想,有志气,没有人赏识,没有平台发挥,也只能郁郁而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范增峰到了西亚医院,等于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无论是教学也好,临床也好,甚至一些建议也好,都能得到采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