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259)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云医生。”

云珩三个人出了诊室,锁好门,对面输液室最后一位患者也走了,姜艳艳正在收拾,也打算走了。

“姜护士,新年好。”

“云医生,新年好。”

姜艳艳也笑着道:“任医生,徐医生,新年好,再见就是明年了。”

“是啊,再见就是明年了。”

徐波笑着点头。

回到四居室,徐波换了一身衣服,就开着车走了,云珩和任学东则去了超市,买了点几个菜,又买了两袋水饺,两个人回去可以直接煮着吃了。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云珩和家里通了一个视频。

虽然云珩好几个春节都没怎么回去,不过交平县距离西华市不远,没工作之前,云珩偶尔礼拜天也能回去转一圈,倒也不是和家里几年没见。

云田学也知道儿子今年第一年工作,医生这个职业平常上班忙,也没什么抱怨的,只是叮嘱云珩在医院好好学,好好工作,当然,也不忘叮嘱儿子尽快找个女朋友。

都说知子莫若父,挂了视频,云田学还和妻子周月婷吐糟。

“珩珩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之前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为人处世差了些,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子沟通,不知道在医院能不能适应。”

云珩是勤奋型的选手,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都是靠着勤奋走过去的,别人玩的时候云珩在复习,别人睡觉的时候云珩在复习。

儿子没成年之前,这一点其实一直是云田学值得骄傲的地方,知道努力学习的孩子,那肯定是好孩子。

可等儿子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云田学就开始发愁了。

在大多数事情上云珩倒还好,特别是和女孩子相处,云珩就显得情商不够了,这让云田学很担忧。

“爸,放心吧,我哥那么帅,而且还是高材生,肯定有大把女孩子喜欢的。”云姌在边上道。

“你个小丫头,知道个撒,你自己怎么没给我领个女婿回来,过了年都二十六了。”

云姌吐了吐舌头,不插嘴了,战火点燃到自己身上就不好了。

市区不让放爆竹,在西华市过春节,其实是没多少年味的,春晚也越发的没意思,看了会春晚,云珩就去书房了,任学东一个人自然也没意思,也跟着到了书房,研究着电脑上的病案。

年三十都讲究跨年,不能睡太早,别人跨年干什么云珩不知道,他工作之后的第一个跨年则是在书房,在学习中度过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云珩和任学东两个人又煮了两袋水饺。

别的地方如何不清楚,西华这边大多数家庭年夜饭都是必备水饺,年初一早上也是水饺,或者包子花卷之类的,总之不能喝稀饭,过年喝稀饭,意味着越喝越穷。

吃过早饭,九点多,云珩这才带着昨天从超市买的东西出了门,去了屈同文家。

屈同文住的是老小区,以前中医药大学的家属院。

中医药大学的校址这些年都变了不止一次了,老家属院云珩还真没去过,屈同文是给了云珩具体的单元和门牌号的,云珩进了小区,正找着屈同文所在的单元楼,身后传来一声不是很确定的声音。

“云珩?”

云珩回头,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笑呵呵的走了上来。

“齐教授。”

云珩也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很客气的打了声招呼。

这位正是云珩读研时候的老师,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

云珩没想到齐志强也住在这儿。

虽然云珩读的是齐志强的研究生,不过对齐志强并不感冒。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其实是很复杂的,是师徒,但是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比寻常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近,却又比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远一些。

一个副教授每年最多可以带三个研究生,这个对比就要比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四十多个学生要小的多。

可在实际的相处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不是融洽,这种关系能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就要看双方的磨合了。

毕竟三年的时间,会发生的事情很多,副教授每年三个研究生,年年满额的话,其实也是带九个人的。

云珩考研的时候中意的导师其实并不是齐志强,而是在后来复试的时候跟了齐志强。

考研之前云珩就了解过学校一些导师的情况,听往届的人说,齐志强这个人比较势利,而且贪小便宜,愿意选齐志强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是实在没办法才报考齐志强的研究生的。

后来在和齐志强的相处中,云珩也是不怎么受重视的,每次向齐志强请教,齐志强都是应付,后来为了毕业,云珩还不得不在徐波的建议下给齐志强买了一些烟酒偷偷送了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