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742)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睑废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发育不全的后果,发于双侧,也就是双眼。

后天性的多因脾弱气虚、脉络失和,风邪客于胞睑所致,常发生于单侧。其症状是上睑肌肉无力,不能开大睑裂,常需抬头皱额才能视物。

小姑娘的这个症状是因为外创伤导致的,属于后天,左眼睑睑废。

虽然心中已经大概有了判断,云珩还是拿过边上大袋子,把小姑娘之前的检查结果拿出来看了一下。

正如小姑娘的父亲所说,这个情况被现代医学诊断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这一年来用过不少方法,效果都不算太理想。

检查结果眼肌疲劳试验阳性。

之前的诊断都是西医治疗,对云珩的帮助不大,大概看了一下,云珩就把资料放了回去,然后对男人说道:“从脉证来看,这个情况是脾胃虚损兼肝肾不足,我先开个健脾易损,调养肝肾的方子,回去吃上一阵子看看效果。”

“好的,谢谢您,云医生。”

男人也不是太懂,应付的点了点头。

这一段时间,云珩看米诗琳送的两本书还是有些收获的,看男人的表情,云珩就大概猜出对方这是不太信。

“这个情况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善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这个方子回去之后至少要吃三个月。”

男人有点犹豫了。

要是开一周或者十天左右的药,他也就认了,大老远来一趟,一次开三个月,哪怕是中药,那也不少钱呢。

“您有什么顾虑尽管说。”

云珩笑着对男人道。

“云医生,那我就有什么说什么,三个月,说实话,时间并不算长,我闺女这个情况都一年多了,这么大的孩子,还要上学,出门都受歧视,真要能治好,别说三个月,半年一年我都是愿意的,只是这一年多,我们看过的医生不少了,吃过的药也不少了.......”

后面的话男人没说,云珩也听的出来。

三个月,真要能治好,或者能改善,时间并不算长,可要是吃上三个月没效果,这三个月耽误下来,时间就挺长的。

“这样吧,我先开一个月的药。”

云珩沉吟了一下,道:“一个月吃完你们再来,到时候应该会有点改善的,要是觉的没改善,那就不用来了。”

“行,听您的。”

男人沉吟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一个月的话,他倒是愿意试一试。

第412章 越来越厉害了

在云珩诊断和开方的过程中,杨少红的心中其实是有着很多疑问的,不过好在她还记着云珩的叮嘱,一直站在边上没开口。

虽说现在很多人都讽刺嘲笑所谓的专家教授,甚至用“砖家”和“叫兽”这样的字眼来嘲讽,可实事求是的讲,大多数的专家和教授智商还是在线的,水平也是有的。

只不过学的多了,见识多了,地位高了,一部分人难免脱离实际,有时候会说出一些“何不食肉糜”之类的话,让普通人听着很不舒服。

一些“砖家”或者“叫兽”说话也不过脑子,往往喜欢用自己的生活标准来衡量大多数人,也总是闹出一些笑话。

杨少红作为省医学院的副教授,素质其实还是有的,之前在急诊科虽然表现出对中医的不信赖,可从始至终也一直都在克制自己,并没有表现出那种泼妇骂街的情形。

再加上在急诊科被云珩用现实狠狠的甩了一巴掌,这会儿杨少红的心中纵然有着不少疑惑,却也恪守云珩的叮嘱,没插嘴。

等男人带着小姑娘走出诊室,杨少红这才问道:“云医生,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刚才的小姑娘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在遭受外创伤之后出现的症状,要么是外创伤导致的上眼睑神经受损,或者属于动眼神经麻痹疾病,你刚才开的方子中并没有相关方面的药物。”

刚才云珩开方的时候杨少红也在边上看着,云珩开的方子是以健脾易损、调养肝肾为主,根本没有针对小姑娘病症的药物。

云珩看了一眼杨少红,一边继续叫号,一边回了一句:“中医中没有神经一说,准确的说中医中神经的说法和你理解的神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现代医学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各种医学名词或者医学概念原版本自然是英文为准,英文翻译成中文之后,翻译者并没有重新发明新的名词,而是把一些汉语用词套用了上去,这也导致一些名词的说法或者叫法和中医原本的概念就产生了冲突。

最常见的就是“心脏”和中医所说的“心”。

而随着这些常用名词被翻译之后,汉语“西用”,导致现在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个词原本的意义,提起来马上就往西医上面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