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86)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任学东和云珩其实都多少有些触动。

云珩的家境也一般,任学东也差不多。

其实能像云珩这么刻苦,这么努力,靠着爆肝考上大学的,大都是家境不怎么好的,任学东一位省医院的住院医能上了晚班之后还来社区医院跟着社区医院的医生学习,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像徐波那种家里有着千万家产等着继承的,是很少有人能像云珩和任学东一样,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很少。

何海鹏喝多了,云珩和任学东两个男人负责搀扶着,先送着何海鹏回了家,云珩和任学东这才各自回家休息,还好何海鹏住的也不算远,没耽误多长时间。

回到住处,云珩先洗了个澡,照例进入模拟空间练习,遇到难处之后,照着面板的提示琢磨学习,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半,云珩这才上床休息。

这也是这么多年云珩始终坚持的习惯,这么多年他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云珩是医药大学毕业的,家里也没人是医生,上医药大学之前也没基础,上学之后也没有被什么教授老师看重,算是很普通的研究生。

上大二的时候,学校有一次邀请到了省中医名家屈同文来学校上过一节公开课,当时屈同文说的一番话,云珩一直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当时屈同文说:“学医没有捷径,要说唯一的捷径,也就是虚心学习、认真领悟、潜心析理,竭力诊治。”

当时听课的时候,云珩就把屈同文的这十六个字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

这几年来,云珩也一直是照着屈同文的这十六个字来做的,哪怕是没有得到模拟空间之前,云珩也都是如此,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把老师讲解的东西闹明白,闲暇去图书馆看书。

云珩大一的时候就和徐波住在一起,关系非常好,也正是因为如此,云珩更清楚,自己没有人家徐波的家境和依仗,所以他就必须用更多的努力和勤奋来弥补。

云珩有时候甚至在想,自己能得到这个模拟空间,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的缘故吧......

第37章 嘴欠的梁主任

晚上值夜班,昨天白天又是一天没睡,晚上任学东美美的睡了一觉,这一觉睡的非常香甜。

用西华当地的方言来说,那就是,美滴太,僚咂了,自从进入医院,任学东都没睡过这么好的觉。

除了没睡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没压力了,思想放松了。

从今天开始,任学东就要在西亚社区医院蹲点帮扶了,为期半年。

在西亚社区医院,那就不用担心上级医生训,不用担心主任骂,还能跟着云珩学本事,简直是美滴太太。

云珩水平高,脾气好,还没架子,这是让任学东最高兴的一点。

早上七点不到,外面的天还没有完全亮,任学东就起床,洗漱,然后前往西亚社区医院。

原本租房是为了上班方便,现在到了西亚社区医院,相对来说远了些,不过任学东却并不觉得麻烦。

“任医生,这么早?”

任学东来到医院,才刚刚七点半,来的比较早的姜艳艳和刘红霞也才刚到。

“早吗,已经七点半了。”

任学东看了看时间:“平常在我们医院,这个点很多人都到了。”

八点钟上班,小医生哪一个敢掐着点到?

“这边可不是省中医医院,上班准时就行,还好云医生一般来的早,要不然你要等到八点呢。”

这会儿云珩没到,诊室的门自然开不了,按说任学东也应该有诊室的钥匙,这不是还没来得及配钥匙吗?

云珩这边也是比较准时的,任学东和姜艳艳刘红霞说了会儿话,七点四四十五的时候,云珩也到了,开了门,任学东这才跟着云珩进了诊室。

有着在省中医医院养成的好习惯,任学东进了门之后先找毛巾,把桌子凳子都擦了一遍,然后又给云珩和自己泡茶倒水。

等一切准备妥当,时间也差不多了,诊室来了第一位患者。

任学东第一天到社区医院上班,心情好的不行,看到有患者进来,急忙热情的招呼。

“坐吧,是孩子不舒服?”

进来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抱着一位三岁左右的孩子。

女人是云珩来了社区医院之后第一次来这边,进了门见到有医生招呼,也没挑人,就顺势在边上的椅子上坐下。

“嗯,孩子的脚底长了几个小泡,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医生您给看看吧。”

孩子的妈妈显得相当担忧的样子:“差不多都两天了,总是下不去,孩子走路都不好好走了,会不会是什么皮肤病,或者湿疹过敏什么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