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国医:一个人撑起一家三甲医院(927)

作者:君子如珩 阅读记录

无论云珩是西华医院来的也好还是曙光医院来的也好,真要让云珩把他们这一群人都压住了,那谁知道外面怎么传?

曙光医院来了一位年轻医生,让整个同济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科全军覆没了?

这特么多丢人的?

“不错,云医生既然来了,那就给我们大家好好讲一讲吧,就不要和郑医生置气了,郑医生也就是开个玩笑。”

晋世杰也笑着道。

郑飞平急忙感激的看了一眼晋世杰和杜金明,这算是帮他把火力吸引过去了吧?

“云珩,这位是我的学生,杜金明,那位是晋安平晋老的孙子,晋世杰,晋世杰和杜金明都是我们中医科相当优秀的青年医生。”

廖向军笑着给云珩介绍道。

云珩点了点头,客气道:“讲解不敢当,互相学习。”

“其实我真没有和郑医生置气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的说一些问题,中医其实并不能算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它包含的很多,中医的一些治疗理念和治疗思路其实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人在有些时候要学会圆滑,学会‘看人下菜’,治病救人亦然,也要学会圆滑,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形式........”

“水满则溢,过刚易折,我们在治疗病症的时候不能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也要学会变通。”

郑飞平:“.......”

这是过不去了还是怎么的?

云珩顿了顿,继续道:“我今天来同济其实真的是抱着和大家相互学习的心思来的,同济是全国知名的顶尖医院,我在西华市的时候也听说过,在西华市的时候,我其实也想,有机会要是能来同济进修,必然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今天过来,我确实是学到了。”

云珩说着又看了一眼郑飞平。

郑飞平都快哭了。

大哥,你换个人吧!

郑飞平就服了,这家伙怎么就这么能说呢,什么话都能转回来。

杜金明和晋世杰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云珩这句我今天过来确实算学到了,瞬间让他们这些人颜面无光。

这是很直接的说他们同济的青年医生没有容人之量呀。

可问题是你特么十几分钟揪着一个话题不放,郑飞平都快被你怼哭了,你这就叫有容人之量?

只不过是他们先不尊重云珩在先,这会儿他们还真没办法反驳,只能受着。

所以说有时候后发先至,抓住破绽,真的是能一击致命的。

“小云,行了,既然过来了,就给大家好好的说说你的心得吧。”

廖向军都有点看不过去了,这家伙,太能说了,有点得理不饶人啊。

廖向军和李忠群原本是有点看热闹的架势,可这会儿都不敢继续看下去了,这要是继续,他怕郑飞平被云珩直接说的自闭了。

“既然廖主任说了,那就进入正题吧。”

廖向军的面子云珩自然是要给的。

好吧,这才要进入正题?

郑飞平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说你这正题应该没我了吧?

“刚才杜医生和晋医生说了,结合实际的一些临床病案来说一说中医思维的重要性,那我就先说一个病案吧。”

“慢性肝炎面容,精神不济,易疲劳.......”

云珩先把患者的症状说了一遍,这个病案是云珩在唐华医院的时候遇到的一位患者,当时是季风文带着他们一群培训班的学员一块分析的。

“大家觉的这个病症,我们在临床上该怎么治疗呢?”

听到云珩说具体的病案,所有人都认真起来了,这可是具体病案,而不是单纯的理论什么的,理论什么的,只要说的有道理,偶尔一些细节问题还可以自圆其说,可牵扯到具体病案,那就要谨慎对待了。

刚才杜金明和晋世杰说了,希望云珩结合具体病案来分析,其实就是希望大家手底下见真章,不要卖嘴皮子了,嘴皮子再溜,不能治病有什么用。

医学生那也是分类型的,分学术型和临床型的,临床医生不一定就多么能说,有的临床医生看病很厉害,写论文却不行,这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论文写的好不一定看病看的好,看病看的好不一定论文就写的好,这两者不能说毫无关系,可也不是一定的,有些人在辩论讲述方面就是没天赋,可他心里却什么都清楚。

现在云珩抛出了第一个病案,这也算是对他们同济这边一群医生的一个考验。

这个病症云珩能说出来,辩证治疗云珩肯定是清楚的,这就像是过招,这一次算是云珩出招了,他们能不能接得住很关键。

“如果有人还有什么细节方面要问的也可以问。”

云珩对众人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