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21)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文湙也不和他废话,直接将袖子撩起来,翻开因动作过大而有些渗血的伤处给他看。

徐家世代武将,对于伤口深不深一眼就能看出来。此时虽只见厚厚的绷带上的一块儿血渍,却依然能知道伤口不浅。

原本以为没什么事儿的徐维礼一脸难看地转头道:“胡大人,你府上的奴才失心疯不成,一等侯爵他也敢动手?”

徐维礼与文湙切磋过,他深知以胡家的家底,不可能养得出能将文湙伤成这样的护卫。所以这伤口,定有隐情。

胡时远脸色也不大好:“林侯,虽说昨日承蒙您相救,但您受伤一事,也不该全怪在阿勇身上吧。要不是杨大人突然冲出来拦下官的马车,阿勇也不会与他动上手。”

看样子他倒是完全不知道胡勇买通人到处传播谣言,坏他名声一事,但文湙此时也并不想为这些三姑八婆的事儿跟他扯皮。

文湙冷笑道:“本侯今日来,并不是为了此事与你纠缠。半个月前,你们与杨副将一道乘船回京,你的护卫胡勇,趁他不注意偷了他的文书。识相的,你最好把东西交出来,不然最后这桩罪名落在谁头上可就不好说了。”

若是落在胡勇头上,还能说他不懂朝廷规矩,又护主心切,一时冲动才做下错事。要是胡时远这个朝廷命官干的,轻则蓄意谋害同僚,重则有叛国之嫌。

能让杨丛旭亲自送上京而不是走驿站,可见这份东西的轻重了。

徐维礼也明白,况且他与杨丛旭关系还不错,自然是觉得他比个奴才重要。况且,朝廷的东西也敢随便动,这护卫怕是也没有留的必要了。于是他劝到:“胡大人,不过是个不知轻重的下人,阿湙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你把东西给他,他是不会为难你的。”

在胡时远这里,胡勇可不只是个“不知轻重的下人”。

所以他只看了徐维礼一眼,继而对文湙道:“林候恕罪,本官并不知道什么文书。阿勇虽说平日里鲁莽了些,但也不是个好偷鸡摸狗的人,您怕是误会了。”

“胡大人,你要是真觉得本侯误会了他,何必冲下人使眼色。实话告诉你,适才本侯进来的时候就叫人去找到胡勇住的地方,并看管起来了。谁要是敢现在进去,本侯保管给他扣上个同党的罪名。”

胡时远脸色一白,刚才听文湙一说,他想起来在船上时,胡勇的确有一回偷偷摸摸藏过什么东西。当时问他,他支支吾吾不肯说。现在想起来,的确有些不对。

于是他便想叫人先去找一找,不料叫文湙先他一步。

顿时恼羞成怒道:“林侯这是做什么,即便你位高权重,没有搜查公文就这样私自闯到我府上来,是想无视朝廷法纪吗?”

文湙大马金刀坐在上首,眼皮儿一掀:“胡大人,你确定想让本侯上奏陛下,叫羽林卫来搜

?”

以胡勇那榆木脑袋,定是想拿了那东西要辖制从旭,所以东西他既不会丢,也找不到个好地方放。估摸着要么放床头了,要么在箱子底下。

徐维礼赶忙上前拦着:“别别别,阿湙咱有话好说,犯不着出动羽林卫哈。”又回过头对胡时远使眼色:“胡大人,还不快道歉。”

否则以文湙的本事,说要叫羽林卫,那是一定叫得来的,届时可就一发不好收拾了。

“你又不让我叫人去找,那到底要我如何?”

“你找出来的怎么行,到时候谁说的清怎么来的。胡大人,本侯要你亲自去顺天府报案,说怀疑你的家奴偷了朝廷公文,自请搜查。”

只有这样,才能将杨从旭摘得干干净净,顶多一个玩忽职守,要不了命。

但胡时远显然不干:“林侯说得轻巧,到时杨大人什么事都没有,阿勇就得赔上性命。”

本来就是他犯得错,凭什么不是他来陪命!

文湙心头火起,一拍桌子站起来:“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主仆两个都是一般的不分是非,不知好歹。你莫不是还以为要不是从旭先寻衅与你,胡勇就不会去偷他东西?”

“事实本就如此。”

“好一个事实,你知道什么是事实?当年你们躲入书塾,引来衙役搜人。我们提议你将东西交给我们,我们另寻人送出去,被胡勇一口拒绝,说是你父亲拿命换来的东西不能给任何人。这也行,不怪你们,拿命换来的功劳,怕人抢嘛。但是后来他们火油都淋上了,你们还赖着不走。书塾里三个准备秋闱的秀才,十七个懵懂幼童,我凭什么还不将你们交出去。就你们是贵人,我们就是贱的?”

徐维礼也听过这两天京里流言,却不知还有这等隐情,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