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山有木兮木有枝(155)

作者:阡陌不交通 阅读记录

原来是说给二姐姐的,黛玉松了一口气,又道:“虽说二姐姐不差,但以郭家哥哥的人才,理应能有更好的,何至于……”

说不差是谦虚的,迎春今年快十八了,碍着贾赦的名声,一直便无人问津。如今亲哥哥贾琏又被流放,更是眼见着没好着落了。而郭衍将将三十而立便官居正四品,虽说比自己哥哥差点儿,但也是前途无量的。这门亲事,摆明了是迎春高攀。

文湙笑着道:“老郭是个心气儿高的,并不愿求个高门岳家来助自己仕途。他先夫人又是个脾气刚硬的,凡事惯爱自己做主,偏偏郭老夫人守寡多年,一把手拉扯大儿子,也是不愿听别人的。这两个在家里,三天一大闹,两头儿一小闹,吵得郭衍都不愿意回家。后来更是因为两人争吵,叫先夫人动了胎气,一尸两命。”

听到这儿,黛玉惊讶地捂住了嘴。

文湙接着道:“为这事儿,郭老夫人也是自责地不行,这几年也都凡事有所收敛,只是到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完全改过来也是不可能的。上回见着二姑娘,看着便是没什么主见的。作为郭家主母,不需她操劳家务,凡事也不必她拿主意,她只要本本分分当自己的太太,为郭家延续香火便成了。左右郭老太太身子骨儿还成,再操劳个十几二十几年,孙媳妇儿也该有了,届时二姑娘享完婆婆福又享媳妇儿福,岂不是好?”

若是光听前面,郭家倒不像是个好归宿,再听了后面,简直觉着这就是为迎春量身定做的。

黛玉道:“这门亲事好是好,但这要怎么去说呢?”

文湙敲她一下:“又不要你去说,不过是你和二姑娘熟识,叫你帮着参详一二。若是你觉着还成我便去回郭家,让他们择日请媒人过来便好。”

傻丫头,要不是看你自责,我何必与你说这个。你既不忍昔日姐妹因你受过,我便替你安置好她们,从此在你心里,只需记挂我一人便好。

第75章 第75章

坊间传闻,在一个惠风和畅的艳阳天里,从皇陵回京不久的忠顺王殿下到安国寺为久卧病塌的父皇祈福,机缘巧合之下,碰见了陪着母亲来上香的薛家大姑娘,顿时惊为天人。风正暖,花正香,树下的人儿正好放心上。于是忠顺王不顾世俗的流言,毅然决然遣了媒人上薛家提亲,当天晚上就入了洞房。

“哪儿啊,就是忠顺王打算和王子腾狼狈为奸,但是偏偏王子腾个老狐狸半点儿把柄都没叫忠顺王抓住,他心里没底。恰好薛家母女到王家请安顺便打个感情牌,恰好叫忠顺王知道了。当天晚上便着人一顶小轿抬了回去,洞房前两人正脸都没瞧见过,哪里来的一见钟情。”

以上是黛玉从文湙嘴里知道的版本,所以她简直不知道该拿什么表情来面对此时一脸娇羞地坐在她面前的薛宝钗。郭家动作快,不过几天便来下小定了,薛宝钗不知从哪里得了信儿,仗着忠顺王正是仰仗她舅舅的时候也过来看看,以她离开荣国府之时地狼狈姿态,很难叫人相信她是带着祝福来的。

若是放在寻常人家,一个妾室,又不似侧妃那样有正式封诰的,断不会让她登堂入室的。可贾家不一样,忠顺王放个屁他们都恨不得拿金碗接着,他用过的女人,自然也是尊贵的。只是贾母等人又实在放不下身段,便着贾家姐妹几个支应着。

薛宝钗往日一贯爱素装,说是最不爱花儿粉儿的,此次确是一身的花枝招展,行动间便露出御制的镯子戒指来。可是越是热衷于炫耀自己过得有多好的人,往往越是过得可怜。黛玉见她形容间俱失往日的傲气,心下也是可悲,便不欲与她再争长短,自己个儿回了院子里。就连后来薛宝钗说要来她院子里逛逛,也叫人拦在了门外。

林家可不是贾家,什么人都要来往的。再说了,这两人哪里还有寒暄的必要呢,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有了炫耀的资本,一个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罢了。

至最后,薛宝钗也是明白黛玉再不把她放心上,只临走前恨恨地道:“你比我强些什么呢,不过比我多了个好哥哥罢了。”

黛玉在里头听见也却只微微一笑,心下得意道:“是啊,我就是有个好哥哥,可惜你羡慕不来。”

文湙甩开大部队

偷溜回京,到底只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历城那边,到底还得给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所以噩耗进京之时,黛玉先时也是叫吓了一跳,只是刚想起昨儿晚上那人还一本正经地说荣国府风水不对,导致同一个厨子做出来的跳水鱼也没自家的好吃了。

思来想去,黛玉终究做不出伤心欲绝的模样,只好叫惊蛰去厨房弄点儿姜汁儿蘸帕子上,红着眼睛去找贾母。

同类小说推荐: